《山海經》讀後感關於龍存在的可能性的討論(1 / 2)

山海經白話文 佚名 1186 字 27天前




關於“龍”存在的可能性的討論

對於未知的事物,人總是不斷做出假設然後不斷推翻,直到找到真象。跟隨著社會的普遍觀念,我也曾認為“龍”隻是神壇上想象出的東西,還曾質疑它作為中華民族圖騰的意義。圖騰是能代表一個民族性格和觀念的東西,它們往往擁有一個民族向往得到的的能力。比如蒙古族的圖騰是鷹,熊和狼,鷹翱翔蒼穹代表自由,熊力大無窮代表勇敢,狼則擁有最優秀的團體合作精神。這些蒙古人身邊的動物擁有在草原生活所需要的能力,人類崇拜它們,所以將它們作為民族圖騰以鞭策自己。而所謂“龍”代表勇敢聰慧的說法有什麽根據呢?是因為它有蛇脖,鹿角,龜眼,魚鱗,虎掌,鷹爪嗎?還是傳說它能興風作浪呢?但是幾千年來,一個龐大而智慧的民族卻把它作為圖騰供奉,不可能是沒有道理的。由於好奇,我查找了近代關於目擊龍的報告,逐漸整理對它存在的想法。雖然我沒有養一條在我家客廳,也沒有任何照片或化石為證,但既然社會普遍認識能在沒有任何確鑿證據下證明龍不存在,那麽我也能在同樣情況下證明龍存在!

證明龍不存在的理由無非以下幾點:

1.找不到龍化石和任何能體現它活動痕跡的化石

2.沒看到一隻活著的龍公然出現在動物園,甚至沒有人拍到它的照片

3.認為龍是古人通過想象將很多動物肢體拚湊在一起產生的

4.對古物的研究看,龍形象是從大鯢逐漸演變而來的

5.認為龍的身體構造,特別是它能“噴雲化雨”的習性是不可能在現實環境中生存和實現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