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佛教誕生,諸聖將出(1 / 2)





:[]

洪荒西大陸,須彌山前,靈山屹立於洪荒大陸之上,將須彌山與洪荒大地隔絕開來。在巫妖冥三族動蕩時期,這裡好似一片淨土,並沒有被大戰影響。

當日普渡、普法、普光三位冥古混元強者,自知被天道所不容,於是身化三大世界,肉身化作靈山,為須彌山爭取了百萬年時間。

此時的靈山,漸漸也有了些人煙。這是洪荒動蕩時,從洪荒其餘地方遷移到此地的洪荒生靈。

這一日,接引準提兩位道人站在須彌山之巔,遙望東方的洪荒大陸,不由充滿了感慨。

若是三位老師身化靈山,將須彌山封閉起來,須彌山說不定也會被卷到動蕩浪潮之中。而此時,他們可以完美展望西方的未來。

接引道人苦著臉說道:“師弟,天機顯示,聖人當出,教化洪荒。為兄近來感知,咱們成聖機緣,不遠矣。”

準提道人緊了緊身上的道袍,道:“是啊,我也有這種感覺。隻是距離成聖,隻差臨門一腳,咱們卻怎麼也參不透。”

接引道人也是有大智慧之輩,看得較為通透,緩緩說道:“師弟,不用著急。咱們閉關百萬年,已經是準聖圓滿的層次。而今成聖之路,有兩條。一條是繼續走鴻鈞老師的斬三屍之道,不過這條路卻是千難萬難,對手中先天靈寶屬性要求較高;另外一條,則是走女媧功德成聖的路子。”

準提麵露喜色,急道:“還請師兄指點。”

接引道人道:“女媧並未斬去三屍,卻成功成聖。說明要成天道聖人,未必要將三屍斬儘。三清立教,應該是準備效法女媧。咱們也可取而用之。”

準提麵露難色,道:“一條道路隻有一個聖位,咱們若是效仿三清等人,怕是此路不通。”

接引道人嗬嗬笑道:“無妨,咱們隻需教義與三清教不同便是。三清以教化眾生為教義,走的是道祖教化天下的路子。咱們西方教,便從道教脫離出來,另成一教。以為兄看,三位師尊為救須彌山,舍下自己性命,這種大慈悲、大犧牲、大無我,讓整個須彌山都籠罩在那種大悲憫的氛圍之中,這種精神,可做西方教教義。”

準提興奮的點了點頭,道:“以無我成就大我,舍己而渡眾生,確實立意深遠。三清道教以教化眾生為教義,咱們西方教雖然脫胎於道教,但教義卻與道教迥異,師兄覺得,我西方教應當冠以何名?”

接引麵露思索神色,瞭望遠方,仿佛能看穿時空,看見遙遠的未來,良久才道:“道教以教化眾生為教義,咱們西方教當以普渡眾生為教義。嗯……師尊常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咱們便以浮屠為意境,取名一個佛字。”

準提道人連連拍手,道:“佛教!妙啊,妙哉!西有靈山,有佛生焉。咱們便以佛為名,行普渡眾生之事。”

接引道人從山上躍下,道:“師弟,咱們回去吧。興盛西方之關鍵,在於興盛佛教;佛教興盛之關鍵,在於傳教。我等這便去理順佛教綱目,為西方興盛略進微薄之力吧。”

千年之後,須彌山四方亮起七彩流光,宏大的梵音在靈山之上響起。

三輪金色的大日,高懸靈山上空,守護者靈山聖地。三輪大日便是三位混元強者,演化成的三方小世界,守護著佛門聖地。

一縷縷神聖的光輝從三顆星辰般的小世界中傳出,垂落到靈山上空,隨風搖蕩。

靈山之上,有了形形色色的生靈,行走其中,青燈普照,木魚敲響,一道道靈光射穿萬古長空。靈山之上,充足的靈氣,好似大地的龍脈潛伏。

接引道人麵色枯黃,雙手合十,靜坐蓮台之上,頭頂三顆舍利子演化著過去現在未來的景象,一幅幅畫麵在他頭頂轉動,宛若天地一體,所有的一切儘數在他掌控之中。

十二品功德金蓮,猛然綻放萬丈光華,將整個靈山籠罩其中,金色的流光,洗滌著眾生的靈魂,讓他們有一種隨時可以打破桎梏,超脫自我的直覺。

準提道人坐在接引道人身旁,道:“師兄,佛教已立,隻需咱們兄弟齊心,定然可以讓佛教光輝,普照整個洪荒世界。無論前路何等艱險,我等一定一往無前,永不退縮。”

經過千年時間的發展,佛教教義又不斷擴充,讓兩位道人充滿了信心,仿佛看到了西方美好的未來。

天地傾覆,量劫重重;眾生疾苦,水火之中。

西方有佛,普渡眾生;入西方者,永享極樂。

心若冰清,揚善懲惡;世間無苦,人可成佛。

當然,教義雖好,但佛教成立初期,兩位西方聖人為了凸顯自己的重要性,往往在彆人要隕落的時候,出現在那人麵前,會給那人一種死裡求生之感。這樣一來,被救的人會對佛教更加感恩戴德。

但洪荒眾生何其多,西方二聖哪裡救得過來。以至於後來,人們常人送你歸西,或者送你上西天,不是讓他永享極樂,而是要乾掉他。

須彌山上,功德氣運宛若長龍遊走,核心之處,正是被鴻鈞道祖一分為七的鴻蒙紫氣。此時的須彌山,已經頗具氣魄,隱隱有崛起之勢。

準提道人忽然說道:“師兄,當年咱們從鴻鈞老師處取得鴻蒙紫氣,此時脫離道教,成立佛教,將來何以麵對鴻鈞老師,咱們又會不會受到東方打壓?”

接引道人搖頭說道:“鴻鈞道祖所做之事,乃是為了洪荒發展;佛教所做之事,也是為了洪荒眾生。咱們雖脫離道教,但與鴻鈞道祖殊途同歸。道祖不但不會責罰我等,反而會以咱們兄弟為傲。”

準提又道:“還有一事,望師兄知曉。佛教以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為教義。但一味付出,不求回報,有違天道啊。”

接引嗬嗬笑道:“這卻是師弟想差了,何為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佛教不過是先予之,後取之。眾生得到普渡,咱們得天地功德,得西方興盛。一予一取,更合天道奧義。”

洪荒西南大陸,自千年前,靈族從此地憑空消失,逃脫天地大劫,帝俊便將部分妖族遷移到此地。

他得到古銘的允許,也不怕巫族討要。這裡雖然人去樓空,但靈族經營了整整一個量劫,靈氣倒是十分充沛,乃是洪荒大陸有數的肥沃之地。

這一日,帝俊忽然心有所感,自己的境界仿佛又要突破,於是再次閉關。閉關之前,特意囑咐東皇太一,打理妖族一切事務,尤其是十位金烏太子,頑劣成性,務必嚴加管教。

然而帝俊剛剛閉關不久,整個洪荒大地就出現了萬古難見的現象。隻見萬裡晴空之上,十日橫空,照耀著整個洪荒大地。

所有的後天生靈,無不歡呼感念,納頭便拜。所有妖族,心中都好不懷疑,這是真正屬於妖族的時代。

所有的妖族,心中都有一個堅定無比的信念,在天帝帝俊和天後羲和帶領之下,妖族定然可以掃蕩天地,鼎定乾坤,建立妖族的無上樂土。

尤其是十位金烏太子的降生,更加鞏固了妖族的傳承,讓妖族勢頭一時無兩。

然而,隻有洪荒大陸上真正的強者,才會在心中隱隱有所感知。十位妖族太子的出世,固然穩固了妖族氣運,同時卻是分薄了帝俊自身氣運,甚至與帝江的氣運融合為一。一旦十位太子隕落,定然是天崩地裂之局。

不過,此時的妖族,似乎並沒有發現這點。即便是東皇太一,此時都沉浸在無儘的喜悅和忙碌之中。十位太子,是妖族的希望,是妖族的未來。而今天地爭鋒,妖族誕生了十位太子,更是極大的增強了妖族的凝聚力。

故而,東皇太一安安心心撲在妖族大業上。對於帝俊囑咐嚴管太子之事,隻覺兄長太過擔心。如今的妖族穩如鐵板一塊,便是巫族,也不敢小覷妖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