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周延儒罷相、知推官員、內官監紀(1 / 2)





周延儒罷相

起初,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三月,周延儒擔任了禮部右侍郎的職務。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十二月,他進入了內閣開始參與處理國家政務。次年正月的時候,周延儒遭到了巡視宣府的太監王坤的彈劾。周延儒因此上疏請求辭職,但崇禎皇帝並未批準他的請求。

左副都禦史王誌道上奏道:“王坤作為宦官,不應該侵犯輔政大臣的職權。”崇禎皇帝召集大臣們到平台進行討論,並對王誌道說:“我派遣宦官執行任務,原本也是出於無奈,這一點我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為何還有這麼多議論呢?昨日王坤的奏疏中所指控的內容,我已認定其為誣告和虛妄,然而現在廷臣們的彈劾行為,無一不牽扯到宦官。難道懲處官員,都是因為宦官的原因嗎?”

王誌道回應奏報說:“王坤直接彈劾輔臣的行為,使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大家都擔憂朝廷的綱紀法度會被破壞,我之所以發言,是為了維護法度,並非隻為個人或部分大臣辯護。”

皇帝表示:“朝廷大臣們對於國家的重大事務不去考慮,反而怕宦官在邊鎮監察可能會揭露弊端,就利用王坤的奏疏來對朝廷施加壓力,這種做法實在顯得狡猾而且佞媚。”接著皇帝又追問了王誌道一些話。

周延儒這時插話說:“王誌道並非專門針對內臣,實際上是批評我等未能儘職。”皇帝聽後臉色稍微緩和下來,說:“身居高位卻玩忽職守,以沽名釣譽為目的發表議論,這樣的人如何能勝任執掌法紀的重任?”皇帝隨即下令讓王誌道退下,最終決定將周延儒免職並放歸故裡。

知推官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