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石電戰死、黎宏業和州自縊(1 / 2)





石電戰死

石電是常熟人,家世貧寒以乞討為生,後來寄居在蘇州長洲縣彩雲裡。崇禎八年(公元1635年),流寇侵擾中都鳳陽地區,包圍了桐城,江南地區為之震動。石電的朋友陳英跟隨上官包文達前去救援桐城,陳英便極力勸說石電一同前往。石電說:我年紀已大,也沒吃過一粒軍糧,為何要去?陳英回應說:“我們在平常時候都視你為核心人物,如果你不去,我們就如同失去了首領。請你務必一同前往。”石電答應了,簡單收拾行李,毫不猶豫地踏上征程。

二月十二日,在宿鬆追擊賊寇的過程中,官軍因過於勇猛而陷入敵人的伏擊圈,包文達不幸戰死。石電和陳英分頭從左右兩側奮力與賊寇拚殺,從早晨一直戰鬥到午後,殺敵無數。陳英在戰鬥中摔倒被俘,石電大聲呼喊著前去救援,但被敵人重重包圍。石電拚儘全力,舍去長槍,仍用手中的弓箭射殺了數名敵人,最後在敵人的圍攻下被砍去頭顱。即使他頭顱落地,身體仍然挺立,保持著戰鬥姿態,很久之後才倒下。安徽人感念他的英勇,將他供奉在忠宣廟下進行祭祀。

石電身材高大,留著紅色胡須,力大無窮,擅長射箭和跳躍,尤其精於槍法。有擅長槍法的人,不惜典當衣物、攜帶糧食,不遠數百裡來到石電那裡請教槍法技藝,直到學到精髓才肯罷休。因此,石電以槍法聞名。江南虞山人錢謙益記載了石電的事跡。

二月初四己酉日,賊寇攻陷了羅田縣。

黎宏業和州自縊

十二月二十四日庚子,賊寇侵犯含山縣。含山縣隸屬於和州,當地居民聽說賊寇來臨,紛紛逃離家園,使得城市變得空空如也。賊寇得知含山的士民都逃到了和州,便率軍前往。二十六日,賊寇抵達和州。和州知州黎宏業是廣州順德人,他率領軍民堅守城池,所有從含山逃入和州城的百姓,都不允許再出城。黎宏業請當地士紳馬如蛟等人拿出金銀犒賞守城士兵。賊寇進攻和州城時,城上發炮還擊,造成賊寇大量傷亡,賊寇於是將營地移到離城十裡之外,連續三天未再進攻。

賊寇初次進攻之前,全城軍民長時間未曾入睡,等賊寇到了晝夜堅守,抵抗賊寇,身心疲憊。當看見賊寇營地稍遠時,人們內心開始鬆懈,白天雖繼續守城,但晚上都回到了各自家中。二十八日晚,賊寇集結精銳兵力,采用梯子攻城,城上軍民發射火炮,炸死賊寇百餘人,賊寇又用方桌作為盾牌挖掘城牆。城上軍民投擲柴草焚燒方桌。深夜三更時分,天氣突變,狂風大作伴有雷電,賊寇用大炮猛烈轟擊西門,守城士兵難以抵擋,許多人潰逃。賊寇趁機攀爬城牆,黎宏業見狀返回官署自縊身亡,他在牆上留下遺言:“為官不負民,為臣不負君。忠孝已儘,生死何足掛齒。”此外,學正康正諫、總管周廷儒、訓導趙世選等人都在這場保衛戰中壯烈犧牲。康正諫是徽州祁門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