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鹿善繼定興被殺、敘守京功、劉宗周疏責溫體仁、謝升罷職(1 / 2)





鹿善繼定興被殺

鹿善繼,字伯順,號乾嶽,北直隸保定府定興縣人士,萬曆四十一年癸醜(公元1613年)考中進士,他與吳郡的周順昌以及吳橋的範景文等人一同秉持高尚的節操和情誼,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相互勉勵。他被選拔為戶部山東司主事,後來在懷宗(崇禎皇帝)即位後升任為太常寺少卿,但任職不到三年時便告老還鄉。

崇禎九年丙子(公元1636年)七月,清軍攻克了定興縣。那時,鹿善繼因病正在鄉村休養,但他考慮到定興位於涿州南部、保定附近,地理位置對於保衛京城至關重要,於是毅然告彆家鄉和祖墳,命令兒子鹿化麟在鄉間照顧父親的同時,協助守城的士兵登上城牆抵抗清軍。在城池被圍攻七日後,定興城破,鹿善繼親自堅守南門,但清軍從西北角強行攻入,用刀逼迫他投降,鹿善繼堅決拒絕。清軍士兵憤怒之下砍了鹿善繼三刀,並射箭將他射殺。

次年正月,鹿善繼的兒子鹿化麟上書朝廷,陳述父親在明知城池必定會被攻破的情況下,仍然堅定誓死的決心,獨自抗拒強敵,不僅展現出與城共存亡的信念,更是希望通過英勇抵抗來阻撓清軍繼續南下的戰略意圖。這份奏疏遞交給相關部門後,得到了朝廷回複,下令追贈鹿善繼為大理寺卿,為其一子提供蔭庇入國子監讀書的機會,建立專門的祠廟祭祀,為他修建墓地,追贈諡號,所有對逝者的慰藉和關懷之禮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當年冬天,鹿化麟也因極度哀痛,悲痛過度去世。鹿善繼逝世時享年六十二歲,甲申年(公元1644年)追贈諡號為“忠節”,並賜予祠堂匾額“忠烈”。

鹿善繼堅守定興城的事跡,就如同試圖用一把土去堵住決堤的河流,或是用手掬一杯水去撲滅熊熊烈火,顯然這兩種努力都無法徹底解決問題。

敘守京功

十月,朝廷賜予太監曹化淳等人彩色綢緞作為獎賞,因為他們各自進獻了馬匹。對於在京師城防上有功的太監張國元和曹化淳,授予他們世襲的指揮僉事職位。乙亥年(公元1635年)十一月,太監高起潛的弟弟被封蔭為世襲的錦衣衛中所正百戶。丙子年(公元1636年)六月,朝廷命令司禮監太監曹化淳參與審訊囚犯的工作。當敵人大軍深入時,朝廷派遣李國輔、魏國征等人分彆駐守各個關隘。等到敵人退卻後,張國元、曹化淳因守城有功而得到表彰。

唉!朝廷雖缺乏人才,但怎能與宦官共同處理國家大事呢?我知道,這會使忠臣良將的心誌逐漸消磨殆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