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張獻忠屠武昌(1 / 2)





崇禎癸未年(公元1643年)五月,總兵方國安率兵扼守蘄州,武昌城防鬆弛,李自成、張獻忠兩股勢力均覬覦江漢地區。當時有人提議募兵守城,但國庫空虛,楚王當時擁有百萬銀兩儲備,三司請求借用,楚王卻不同意。大學士賀逢聖在家倡導義舉,捐資募兵,適逢承天、德安兩地潰兵南下,楚王將他們全部招納為軍鋒,以長史徐學顏統率,號稱“楚府兵”。

張獻忠沿江而上,攻破漢陽,直逼長江欲渡江,武昌城內一片恐慌。有人建議撤走江岸守軍,專心守城。參將崔文榮反駁道:“守城不如守江,守江不如守漢,磨盤、煤炭諸洲水淺不過馬腹,若任賊軍飛渡,然後被困城中,實非良策。”但此議未被采納。賊軍果然從煤炭洲渡江,直逼武昌城下。

崔文榮率軍抵抗,略有斬獲。賊軍進攻武勝門,崔文榮率諸軍奮力抵抗,殺傷眾多賊軍。壬戌日,楚王府新募士卒作為內應,打開城門迎接賊軍,崔文榮躍馬持矛,高呼殺賊,被賊軍攢刺,穿透腋部而死。賀逢聖與崔文榮同守武勝門,城陷後,他向北麵再拜,乘巨舟載家眷,駛出墩子湖,至湖中鑿沉船隻,全家溺亡,屍體沉入水中一百七十日仍未腐爛,十一月才得以安葬。

楚王府長史徐學顏剛剛代理江夏縣事務,與賊軍激烈交戰,左臂被砍斷,右手仍握刀不倒,最終被賊軍肢解,全家二十餘人殉難。都司朱士鼎被俘,賊軍強令他擔任總兵官,朱士鼎怒指賊軍,大罵不止,賊軍砍斷其左右手,拋屍江邊。朱士鼎以草繩綁住斷臂,寫完遺書後才死去。興都留守沈壽崇,以及武昌通判李毓英、武昌知縣鄒逢吉、嘉魚知縣王良鑒,皆壯烈犧牲。

楚王宗室中許多人追隨賊軍,張獻忠俘虜楚王,掠奪宮中累積的百萬銀子,裝車數百輛仍不儘。楚人因此對楚王的愚蠢深感遺憾。張獻忠將楚王裝入竹轎,投入西湖,湖水沸騰,許久後楚王才死去。賊軍對此也感到驚奇。

楚王的祖先乃太祖第六子,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被封王,至此才遭遇災難,其財富可見一斑。賊軍屠戮士民數萬人,將屍體投入江中,尚有數萬人被放出城,遭鐵騎圍困擠壓,淩辱致死。江麵上浮屍蔽江而下,以至於武昌魚幾乎無法食用。其餘數百名百姓,皆被砍斷手足,毀去目鼻,無一完整之軀。張獻忠占據武昌府,僭稱武昌為京城,偽設六部五府,鑄造“西土之寶”錢幣,開科取士,殿試選取三十人為進士,即刻授予縣官職務。起初,李自成兵臨漢陽,未能攻克,聽說張獻忠攻占漢陽,大怒,發布公告,宣稱誰能擒獲張獻忠並獻給他,賞千金。得知張獻忠攻取武昌後,李自成又派人祝賀,威脅說:“老回回已降,曹、革、左等人已被殺,下一個就要輪到你了。”張獻忠聽後感到害怕,低聲下氣地回應,請求雙方互相支援,並贈送大量金銀珠寶給李自成。李自成扣留張獻忠的使者,張獻忠對此深感怨恨。

據野史遺聞記載,賊軍從鴨蛋洲渡江,武昌知縣鄒逢吉英勇犧牲。而《史略》則記載賊軍從煤炭洲渡江,不知哪個說法準確。

賀逢聖,字克由,號對揚,武昌江夏人。其父賀亨陽,潛心研習儒學,著作有《思聰錄》、《人模樣》等書。賀逢聖在為生員時,受到督學鄒迪光的賞識,而督學熊尚文對其更是讚譽有加,賀逢聖與熊廷弼都受到熊尚文的喜愛。有人問及賀逢聖與熊廷弼兩人優劣,熊尚文回答說:“賀逢聖猶如夏瑚商璉(比喻珍貴的玉器),熊廷弼猶如乾將莫邪(比喻傑出的寶劍)。”後來,預言果然應驗。熊廷弼中解元時,賀逢聖未能同列,鄒迪光贈予他五千兩銀子,作為三年讀書費用。萬曆癸卯年(公元1603年),賀逢聖考中舉人,此後多次參加會試,均未及第。後被選為應城教諭。丙辰年(1616年)中進士,殿試位列第二,授職翰林院編修。賀逢聖壬戌年(公元1622年)主持分試,選拔出華允誠等人才。

賀逢聖在家鄉與熊廷弼關係不和,後來熊廷弼將要受到朝廷處罰,楚地士紳梅之煥、滿朝薦都認為熊廷弼冤枉,懷疑賀逢聖對此持有不同意見。賀逢聖說:“豈能因為小小的嫌隙而介意?”於是拿起筆起草文書上奏,但此時事情已無法挽回。恰逢楊漣(諡號忠烈)彈劾魏忠賢,魏忠賢懷恨在心。當時楚地人士都敬仰賀逢聖的清廉聲譽,魏忠賢便對他說:“各省都在建生祠,唯獨貴鄉湖廣沒有絲毫建立。”賀逢聖答道:“這是地方官的事,非我所能知曉。”魏忠賢無言以對。於是借推選主持南直隸鄉試官員的機會,將賀逢聖削籍為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