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 奴隸製的爭論(1 / 2)





:[]

【由於漢人領民與法埃斯特城邦原住民爆發糾紛衝突,民心指數由全力擁護下降到忠誠。】

第二天清晨肖雲陽剛醒過來,就收到這麼一個係統提示。

“沒想到才過去一天時間民心就下降,看來那個計劃必須儘快實行了。”

隨後,肖雲陽讓人將三位領地事務官叫了過來。

這三人雖然跟肖雲陽前世的古代名人稱呼一樣,但並不是同一個人,人的生命隻有一次,係統還沒有強大到可以複活的能力。

這三人可以理解為三個古代名人的複製體,具備很強成長潛力的那種,但僅僅扶植了才乾能力,性格方麵並沒有完全複製。

畢竟每個人的品格形成都與個人經曆和周圍環境有著密切相關,並不是天生具備的。

曹孟德的梟雄性情不過是那個大亂天下之中培養出來的,如果是太平盛世,曹孟德定然不會是一個梟雄,或許還能成為治世能臣,忠勇之人呢。

同樣的道理,若是太平盛世環境,賈詡和孔明也不可能在曆史上具備那種標槍。

這就是所謂的時勢造英雄。

肖雲陽前世的國家,為什麼十幾億人口卻沒有出現梟雄式的人物?

不是國民智力下降,而是太平環境下,根本不可能催生出來梟雄,畢竟聰明人都知道在太平盛世下想當梟雄跟自殺沒什麼區彆……

太平盛世之下,最穩妥的方式是在體製內往上慢慢攀爬,或者給既得利益群體當一條狗,這才是太平盛世獲得權勢財富的道路。

彆小看這條狗,百分之八十的普通人,連當狗的資格都沒有……

這就好比滿清社會,能自稱奴才的,不是那些旗人大爺的心腹就是朝廷高官,彆說是普通人了,就算是底層的小官都沒有資格自稱奴才……

無論在什麼時代裡,想要在官場往上爬,第一個要放下的就是個人的臉麵和尊嚴,有幾個上位者喜歡桀驁不馴持才傲物的下屬?

哪怕是做科學研究的,人際關係方麵也要拿捏好尺寸,不然的話,最多也就是一輩子給人打工的命,永遠也成不了那個領頭人。

任人唯親,喜歡嘴巴甜會做事的人,都是人類的劣根性,聰明人從來不會指望上麵的人個個都是公私分明的英明之主。

恰恰相反的是,那些護短喜歡提拔自己人的上位者,才是整個體製最平常的一麵,無論哪個國家都一樣。

正是這種人類的劣根性,才使得國家統治必須要有法律和各種監管部門的約束,不然最後站在上麵的都是關係戶,有能力的人爬不上去,隻能選擇造反掀桌子……

正因如此,肖雲陽也不可避免的走上了‘任人唯親’的道路,他從得知自己擁有係統漢人領民後,就已經下定決心,將自己統治的重心放在漢人身上。

甚至打算將整個官僚體係都由漢人來把控,實行放在前世很反動的人種等級製度!

製度沒有優劣,區彆隻在於時代的適應性,在這個落後野蠻盛行奴隸製的時代裡,人種等級製度根本不算什麼,或者說希臘世界本身就在執行人種等級製度。

不然的話,黑發黑瞳的賽裡斯人怎麼會天生被打上奴隸的標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