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九 帝國對峙(1 / 2)





“法蘭克王國的查理還真是能打啊,竟然差點把羅馬人滅掉,收攏了一波魔法師不說,還跟羅馬公教搭上線。

嗬嗬,奧古斯都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那些神棍從來都是沒有國界的,他竟然還指望天主教教會為羅馬拚命。

現在天主教都快成法蘭克王國的國教了。”

肖雲陽看著最新匯總的情報,語氣中充滿了輕蔑。

被奧古斯都封為羅馬公教的天主教可是做了一場大戲。

看到法蘭克王國兵臨羅馬後,回頭就把奧古斯都賣掉了。

然而,奧古斯都由於缺少施法者幫助守城,又不敢真的與羅馬公教徹底割裂。

畢竟天主教並沒有插手國家世俗政權,隻是同意在法蘭克王國傳教而已。

羅馬公教也沒有全部撤走幫助羅馬守城的神仆,使得奧古斯都十分矛盾……

天主教這一手腳踏兩條船的行為,玩得是相當順利,大家都知道,卻都不敢得罪天主教!

畢竟查理軍隊中也有很多天主教的神仆,如果拒絕天主教,將會把天主教徹底推向羅馬一方,到時候此消彼長,依靠一群正牌魔法師都沒幾個的施法者,怎麽攻占羅馬都城?

毫不誇張的說,查理帝國與羅馬帝國之間的戰爭遲遲沒有結束,就是天主教在兩者之間玩平衡。

一方麵,天主教在法蘭克王國內部大肆傳教,另一方麵又製衡戰場走向。

奧古斯都也不是庸碌之人,守城的本事比習慣於野戰的查理大帝還強,任何一份力量的增加都有可能讓奧古斯都翻盤。

反觀查理大帝,因為一次性擴充的太猛,有點吃撐的感覺,查理發明的采邑分封製度,也開始顯現出尾大不掉的毛病。

遠離查理大帝的分封領主們,不約而同的開始加強自己對封地的控製力,甚至部分偏遠地區都開始內部征伐吞並!

那些大貴族更是蠢蠢欲動。

法蘭克王國的采邑分封主要分為三級。

第一級是查理這個國王,國家的最高領袖。

第二級則是分封的大貴族,在法蘭克王國被尊稱為伯爵或侯爵。

中歐地區習慣性稱呼為侯爵,西歐則習慣性稱呼為伯爵,並沒有明確的高低之分。

大貴族之下則是小貴族和騎士階級。

在查理大帝建立的法蘭克王國中,小貴族並不比騎士階級高貴多少,小貴族其實就是富裕的,擁有自己從屬騎士的‘騎士階級’。

小貴族同樣要服兵役,和大貴族出門就是統帥是完全兩碼事。

由於一個人的經曆有限,查理大帝還沒有增設龐大的官僚體製,所以查理能有效控製的隻是大貴族階級。

大貴族分封的小貴族和騎士階級是不歸查理統治的。

也就是俗稱的,我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不過查理也有直屬的騎士階級,被尊稱為宮廷騎士。

這些騎士有的是具備封地的采邑騎士,有的則是還沒有封地,追隨在查理身邊南征北戰,以求立功獲取封地的宮廷騎士。

在法蘭克王國,隻有查理有資格雇傭宮廷騎士,其他大貴族的隻能叫做親衛隊。

這是一種榮譽和地位的區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