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七 解決瑞士(1 / 2)





大漢13年,在一片和諧的歌頌聲中,曆經兩年多的歐羅巴爭霸大戰告一段落。

大漢帝國自然是以解放的姿態占據大片領土,至於把一個個國家解放成一個個行省這種細節問題,不會有人在意的。

或者說,在意的人不敢出聲,出聲的人活不長久……

總之,在武力震懾下,大漢帝國的一切壯舉都是正義且具有神聖性的!

如果不是肖雲陽婉拒,那些投誠的白人貴族甚至還想給大漢帝國前麵加上‘神聖’二字。

在歐羅巴大陸的白人心裏,被冠以神聖二字才是真正的第一帝國。

不過大漢帝國在建立行省的時候,統治得觸角並沒有深入到鄉下,控製的地盤僅僅隻是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點港口等重要地區。

鄉下和偏遠城鎮,都掌握在那些投誠貴族手裏,他們雖然沒有了名義上的封地,但仍然是鄉下能決定普通農夫生死的貴族老爺。

這也意味著這些投誠白人貴族掌握著數量不菲的人口和土地資源。

當然,如果不是肖雲陽這麽大方,也不可能如此快速的橫掃整個中歐和西歐。

這麽做對大漢帝國同樣有好處,大大的緩解了漢人的用官慌。

一下子吞並了如此廣闊的土地,即便肖雲陽通過完成隨機任務獲取了8萬戶漢民,漢民官員仍然捉襟見肘。

畢竟剛剛獲得的漢民還需要進行一定時間的官僚培訓,不是漢民誕生後,就可以直接上任當官的。

這就需要大量的投誠白人貴族幫忙管理地方。

因此,大漢帝國對後續投靠的法蘭西土地和比利牛斯半島的控製力並不是很強,真正的掌控要等到八萬戶漢民完成官僚培訓,正式上任之後,才可以做到直轄統治。

如今,吞下了大半個歐羅巴的肖雲陽已經感覺有點吃撐了,哪怕內閣大臣個個都是頂尖人才,受限於時代通訊的滯後性和道路環境,大漢帝國的中樞對地方的控製力始終上不去。

為此,大漢帝國不得不設立多個首都,也就是俗稱的陪都。

當然,所有的陪都在理論上,地位是一樣的,是否擔任首都的職能,主要看內閣是否遷移過去。

培拉的地理位置很顯然不再適合作為首都,大漢帝國內閣從大漢13年年初開始,就向新的首都維也納遷徙。

哈布斯堡家族自然要讓出位置!

而且在這次戰爭中,哈布斯堡家族的表現非常差勁,直到法蘭西、西班牙、葡萄牙接二連三的投降,整個反漢同盟瓦解,哈布斯堡家族帶領的奧地利軍團都沒能攻占瑞士王國!

後來肖雲陽將剩下的五個貴族私軍軍團都扔進了瑞士王國,在下達了嚴令的前提下,六個軍團大幾萬人在瑞士王國血拚了三個多月,才看看拿下瑞士王國的首都。

然而,距離全占瑞士王國還有很遙遠的一段距離……

因為占領首都的時候,這六個軍團已經傷亡近半,麵對一重又一重的山巒,根本無力繼續進攻作戰意誌頑強的瑞士王國……

不過,反漢同盟的陣線已經瓦解,瑞士王國的貴族知道繼續抵抗下去早晚要完蛋。

他們雖然有著人和地利的優勢,但大漢帝國的體量實在是太大了,繼續打下去光是消耗,就不是瑞士王國能承受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