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 穩定高於1切(1 / 2)





因此,此時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其實相當於分裂並被四周的強國饞食吞並。

漢軍主力穩步向前,所過之處除了腦子被門夾了的當地貴族外,紛紛向大漢帝國投靠,並按照大漢帝國的投誠規矩變成他們自己封地中的地主貴族。

現如今,大漢帝國收編敵軍和貴族已經有了完善的法律體係。

戰場上被打敗了投降有一個標準。

沒有在戰場上打過仗就投誠,又是一個標準。

雙方還沒開戰,就開始私通大漢帝國,做好投誠的準備,那就是待遇最高的榜樣啊!

哈布斯堡和德意誌不少邦國王室,能保留自己的私軍,就是達到了第三項標準。

然而,真正麵對大漢帝國,其實還是前兩項的敵人多。

畢竟大漢帝國沒宣戰的時候,帝國貴族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為啥要投誠?

投誠可不是一個口頭協議,是要向大漢帝國遞交投名狀的,到時候如果敢反悔,大漢帝國直接把這些投名狀公開或者給敵國高層,這個貴族妥妥被扣上一個叛國罪。

並且還會與大漢帝國形成不死不休的關係!

因此,沒有幾個敵國貴族願意把自家的把柄交給大漢帝國。

大漢帝國的地主式貴族看起來生活不錯,但比起有兵有封地有人口有資源的土皇帝貴族,還是差了一層。

在沒有危機的環境下,大家夥還是喜歡當一個有兵有權的土皇帝,而不是一個大地主……

千萬不要低估這個時代貴族的尚武精神。

沒看波蘭立陶宛聯邦的貴族,即便投降了,仍然有超過800貴族血裔主動要求留在軍中麽?

對於普通的投誠士兵,大漢帝國有強製留下的權利,但對貴族子弟,大漢帝國往往不會強製他們繼續從軍服兵役。

當然,貴族子弟願意繼續為大漢帝國賣命,大漢帝國也不會拒絕,隻不過不會讓他們繼續掌控私兵,上了戰場身邊頂多也就能指揮幾個侍從騎士和護衛罷了。

波蘭地區大量貴族的投誠,讓30萬大軍在進攻時的損失全部補滿,還超出了兩萬人!

不錯,大漢帝國進攻波蘭立陶宛聯邦,並間接導致波蘭立陶宛聯邦分裂覆滅,僅僅損失了一萬人左右!

這裏的損失並不是都陣亡了,身體傷殘到無法繼續戰鬥,也會被計算入損失中。

漢軍的戰損大部分都是那場瑟姆議會試圖打出一個談判環境所造成的。

雖說當時漢軍贏得很輕鬆,但畢竟是攻城戰,還是六位數戰兵參與的攻城戰,損失大幾千人太正常不過了。

如果不是漢軍有德意誌傭兵團提供的火炮攻城助陣,這個損失至少要翻個五六倍!

畢竟,得益於跟瑞典矮人的交戰,波蘭人已經裝備了不少火繩槍。

隻是波蘭立陶宛聯邦沒有繳獲過瑞典矮人的火炮,所以才沒有成熟的野戰炮出現。

“把這些人都編入作戰序列,波蘭翼騎兵也不用優待,當普通的重騎兵使用即可。

必要的時候,讓他們充當斥候也沒關係。

波蘭人沒有資格在漢軍中擁有特殊待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