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八 圍攻基輔(1 / 2)





在草原人和哥薩克人眼裏,人口就是生產力,是實力的象征。

隻有那種已經十多歲,具備自己思想,知道誰是仇敵的孩子,才會被哥薩克人殺掉。

俄軍統帥的行為已經對哥薩克人的部落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但在俄軍的強勢以及忽悠下,哥薩克人的反彈並不強烈,最多也就在心裏不滿的嘀咕著。

同時,隨著漢軍的深入,哥薩克人屢戰屢敗,也讓哥薩克人充分認識到了漢軍的可怕。

在血淋淋的殺戮下,漢軍已經成為哥薩克人眼裏,跟俄軍一樣凶殘的存在。

當二十多萬漢軍抵達基輔城外圍的時候,這裏駐留了30多萬哥薩克戰士,和兩萬多俄羅斯軍隊。

這些俄羅斯軍隊並不是新軍,而是沙俄帝國的征召士兵。

如今的沙俄帝國的軍事體係分為三大類。

直屬於葉卡捷琳娜的沙皇新軍,沙皇近衛軍隻是新軍中抽調的精銳組成,雙方的武器沒太多差距。

第二類則是沙俄貴族組成的騎兵隊伍。

這些沙俄貴族騎兵是沙俄帝國曾經統治的精華軍力,戰鬥力還是很強的,隻不過因為火器的蓬勃發展,才顯得力有不逮。

第三類就是沙俄帝國的雜牌軍了。

這些雜牌軍包括地方農奴訓練的征召士兵,招攬的雇傭兵,甚至是贖罪的刑徒兵等等,成分十分複雜,但勝在規模龐大。

這類雜牌軍穿著廉價的灰色軍裝,被沙俄的貴族和他們的敵人戲稱為灰色牲口。

灰色牲口們拿著沙俄帝國最低的軍餉,且不會有任何陣亡撫恤,唯一的好處就是打贏了戰鬥可以放搶!

由於這些灰色牲口都來自於沙俄帝國社會最底層,參軍以前肚子都填不飽,所以還是很珍惜可以吃飽肚子,偶爾還能放搶的軍旅生涯。

正所謂,生活越苦的人,所追求的生活目標越是低廉。

不是葉卡捷琳娜不想把這群灰色牲口整編為新軍,而是沙皇俄國的財政不允許。

一直在戰爭狀態,地處苦寒之地的沙皇俄國,財政就從來沒有富裕過,想要暴兵就隻能另尋他路。

漢軍來到基輔城外圍後,立刻開始大規模的打造攻城器械。

基輔城作為烏克蘭地區的首府城市,自然不可能隻有孤零零一座城牆,外圍有著小型堡壘衛城環繞守護,後來還被俄軍豎立起眾多土木結構的軍寨。

這些軍寨和衛城在火炮時代已經落伍了,根本扛不住大口徑野戰炮的轟擊。

然而,這畢竟還是需要攻取的,落伍不代表毫無作用,更何況這些漢軍的火器配備率也不是很高。

大量的漢軍白人士兵還拿著冷兵器。

二十多萬漢軍將足足有三十多萬武裝力量的基輔城團團圍住,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隻是,肖雲陽並沒有將基輔城徹底圍死,而是在後方留下了一個口子。

圍三缺一的道理肖雲陽還是懂的,如果裏麵的三十多萬人真的拚死抵抗,漢軍拚光了也未必能拿下來……

更何況,二十多萬漢軍根本不會死戰到底。

他們雖然是這個時代的老兵組成,但卻沒有為大漢帝國送命的思想覺悟。

作為烏克蘭地區的政治中心,肖雲陽知道,隻要拿下基輔城,剩下的烏克蘭地區哥薩克人的抵抗立刻就會土崩瓦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