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 摧枯拉朽(1 / 2)





第二道戰列線在第一道戰列線開始後撤時,就不再前進,而是就近找了一個小坡地駐守。

就是依靠坡地的傾斜角度,把所有的方陣層次擺開,這樣一來,後麵的連隊方陣就不會被前排遮擋視野,可以和前麵的連隊方陣同時開火。

這是排隊槍斃時代很常見的野戰戰術,畢竟哪怕是平原地帶,也不可能整個大地沒有高低起伏,更不用說丘陵和多山地帶了。

隻要地形有一定的傾斜角度,就可以擺出好幾道排槍方陣來一起開火,形成上下覆蓋的火力網。

紅衫軍不愧是英吉利王國的陸軍精銳,潰散的第一道戰列線的潰兵即便被打崩了精氣神,還記著從第二道戰列線預留的‘潰兵通道’中插進去。

沒有正麵衝撞擺好的戰列線。

那麽做會死人的!

一邊前進一邊開槍屠戮紅衫軍的日軍步兵很快察覺到了對方擺出來的陣勢。

斜坡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燧發槍的有效射程,當然,這是相對的。

從高往下打手槍肯定比從低往上打手槍容易得多!

想要衝擊這個坡度,日軍步兵就要以仰射的方式跟敵人對射,如果雙方武器相同,這是非常吃虧的,可是現在嘛……

斜坡並沒有把槍械上的差距完全拉開!

日軍步兵這一次沒有在200步外開槍,而是接近到一百二十步的距離仰射。

這個距離內,紅衫軍士兵至少有開火的勇氣了。

沒過多久,日軍的第一個陣亡倒黴蛋誕生了,換來的是上千個紅衫軍士兵的中彈!

第二道戰列線的兵力更少,但由於居高臨下處於防守狀態,所以韌性更強一些,再加上第一道戰列線在後撤時,被日軍尾隨追殺的慘況,英軍指揮官已經不敢下令後撤了。

這時候後撤就跟潰敗沒啥區別……

隻可惜,日軍的步槍優勢太大了,後膛槍根本不是前裝滑膛槍可以比擬的,如果英軍紅衫軍裝備的是前裝線膛槍,也就是米尼步槍,或許還能硬著頭皮對射,射速慢可以用兵力優勢彌補。

但有效射程和命中率不夠,那可就沒辦法了……

至於進攻……

之前第一道戰列線的紅衫軍已經上演了生動的一顆,紅衫軍還沒有悍不畏死到頂著密集的彈幕頭鐵硬衝的水準。

這可是比霰彈噴射還要牛比的彈幕!

霰彈噴射隻是一錘子買賣,噴完了要很久才能再噴,但這彈幕卻連綿不絕的打過來……

對射持續了不到十分鍾,日軍步兵僅僅陣亡了幾十人,對麵的第二道戰列線紅衫軍則扔下超過3000具屍體崩潰了……

這一次不是撤退,而是真正的崩潰!

他們陣亡近半了!

取得勝利的日軍步兵團就地休整,後麵的生力軍則接過了接力棒,開始了追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