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四 可憐的非洲土著(1 / 2)





這就是為何大漢帝國要源源不斷往前線補充武士的原因。

反正死的都是白人士卒,肖雲陽一點都不心疼。

挪威戰線不足為慮,下一個目標就值得商榷了。

蒙古帝國還是奧斯曼帝國?

按照仇恨值排序,自然是處於戰爭狀態的蒙古帝國更欠揍,可是蒙古帝國的地盤都是廣袤的大草原,在沒有鐵路線的時代,貿然衝進去光是後勤襲擾就足以把漢軍拖垮。

哪怕派出精銳的大漢青年近衛軍,恐怕也討不到便宜。

而使用係統招募的軍團,固然可以利用武器優勢彌補,但隻有一萬人左右的軍團,怎麽打得了百萬控弦之士的蒙古帝國?

蒙古帝國的半人馬天可汗又不是傻子,不可能排隊把遊牧軍團送到槍口下。

因此,在鐵路網絡鋪設以前,想要大規模進軍中亞草原進攻蒙古帝國,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根據帝國內閣的評估,至少要動員百萬以上的軍力才有勝算。

因為進攻大草原隻有一個方法,前進一段距離就建立一座碉堡要塞,然後一路修建堡壘建立一條條穩定的後勤線!

遊牧軍團的攻堅能力很弱,所以一座駐守千八百人的碉堡,拿著火槍駐守,可以輕鬆擋住幾千上萬遊牧軍團的圍攻。

隻要堅持個幾天,周圍的機動部隊就可以趕到解圍。

隻是這麽做不是光修建堡壘即可,每座堡壘都要駐兵是必然的,同時還要每隔一片堡壘就設立一個大的軍營,裏麵駐守幾萬規模的軍團,隨時隨地去支援那些被圍攻的堡壘。

這麽一算,動員百萬軍隊真心不算多……

然而,現在大漢帝國的北歐戰場拖住了幾十萬漢軍,還要不斷補充,根本不可能開辟第二個百萬級別的戰區。

所以進攻蒙古帝國在戰略上是不允許的。

當然,蒙古帝國如今也沒有能力進攻大漢帝國,自從蒙古軍隊被從烏克蘭地區趕出去,順勢還丟掉了克裏米亞之後,蒙古帝國就徹底退出了大漢帝國的‘版圖’。

麵對火槍比例越來越高的漢軍,蒙古軍隊那可憐的攻堅能力根本不足以對大漢帝國建立的邊防要塞產生威脅。

雖然雙方的小規模戰鬥一直存在,但進入大漢22年後,雙方已經沒有超過千人級別的對戰了。

相對而言,反倒是奧斯曼帝國看起來很好欺負的樣子,哪怕奧斯曼帝國占據著原本的君士坦丁堡,現在的伊斯坦布爾要塞!

不錯,現在的伊斯坦布爾已經被奧斯曼帝國的暗夜精靈徹底改造成一座軍事要塞,裏麵除了士兵就是士兵家屬和為這些人服務的人員。

人口不少,但裏麵裝著的都是跟軍隊有關的人員。

伊斯坦布爾周邊的農田大部分都被荒廢,一座座衛星一般的拱衛要塞拔地而起,護衛著伊斯坦布爾。

大漢帝國在北歐擴張和鎮壓內亂的時候,奧斯曼帝國則化身土木工程狂人,硬生生把伊斯坦布爾建立成了一個堡壘要塞群。

大漢帝國想要進攻奧斯曼帝國,最近的方向就是通過伊斯坦布爾海峽,登陸小亞細亞半島。

另一個方向就是繞個大圈走高加索山區,不過在那裏也有奧斯曼帝國建立的山地要塞群,並且由於山區的地形優勢,要塞群更加難以攻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