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巴黎(1 / 2)





巴黎這個大家都很熟,法國的首都,擁有歐洲藝術之都的美稱,曆史悠久文化多元,名氣甚至比法國都大。

但是奧古斯特去巴黎做什麼,作為一個普魯士人,對法國的好感度就不可能高,在差不多半個世紀前,普魯士人還對自己的國家十分自信,當時還隻是個公國,但是仗著自己是反法同盟的對法國進行了多次挑釁。

可能是腓特烈大帝的傲人在七年戰爭中的傲人戰績讓普魯士有了一個錯誤的自我認知,我們普魯士接連擊敗了法國沙俄奧地利的軍隊,什麼法蘭西帝國小醜而已,後麵甚至還當眾嘲諷拿破侖。

拿破侖也是很感興趣啊,想來柏林見識見識普魯士公國這麼強為什麼隻是個公國而不是帝國呀,是不是搞錯了什麼東西,過來瞅瞅,那普魯士就說你了啊,你tm想來就來啊,你是哪裡的土包皇帝啊。

拿破侖當然是很謙虛的,既然普魯士總是想跟他比劃比劃,那怎麼辦,打一架吧,結果好幾萬軍隊派出去了,拿破侖兩個星期,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騎著小馬唱著歌,大搖大擺到柏林閱兵了。

還被拿破侖作為與東方的緩衝地,搞出了一個傀儡聯盟萊茵聯邦,後來在入侵俄羅斯的戰爭中拿破侖遭受了大敗,普魯士才在拿破侖退位後重新複國。

在這數年中歐洲各國都對法國有著強烈的陰影,比起現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大英帝國,歐洲人更害怕和敵視法國,英國人對稱霸歐洲不感興趣,但是法國一直有稱霸歐洲的想法,而且它一直在嘗試,一個統一強大、民族單一人口眾多的法蘭西帝國才是普魯士奧地利等國家的假想敵。

現在的法國可不是二戰時政府混亂,黨派林立,政治暴力的法國,這個時期的法國經濟是除開英國外最強的,而且還擁有廣闊的殖民地,隻有一個權威的政府,就是拿破侖三世的政府。

他比起那位傳奇的拿破侖大帝自然還是要差一點的,他統治的法國並不能像曾經的法國那樣橫掃歐洲,但是那又怎麼樣呢?拿破侖的經濟政策讓法國度過了最黑暗的時候,國內政治穩定,對外也向英國做出了一些讓步,比如承認英國占有埃及以及東部非洲的大部分地區。

英國也默許法國占領阿爾及利亞等北非地區,兩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就這麼勾結在了一起,共同瓜分了大半個世界。

英國會決定跟法國緩和關係一方麵是因為英國已經占領了世界上絕大部分的領土,擁有雄厚的海軍實力,北非比較貧瘠,跟法國離得也比較近,還能靠法國製衡西班牙,英國想讓法國跟西班牙起矛盾,讓這兩位互相拉扯。

再加上拿破侖戰爭時期也確實被法軍打的有些頭皮發麻,跟法國在直接起衝突受益不大,法國雖強,但畢竟還是陸權國家,它需要維持一支強大的陸軍用於抵抗陸上的侵略,但是英國不一樣,英國是個島國,有英吉利海峽這道天然屏障,強如拿破侖也拿這道海峽沒辦法,子彈不可能跨過這條幾百公裡的海峽,隻要維持一支強大的海軍就可以瓦解一切歐洲國家入侵的可能,所以英國在海軍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幾百年的造船經驗造就了這個日不落帝國。

現在的法國沒辦法對英國造成威脅,法國也願意做出一些讓步,那麼英國當然也沒有死磕的道理。

雖然以上巴拉巴拉那麼多,緹娜也想不出為什麼奧古斯特要跑到巴黎去,難不成是去見親戚嗎?也不可能啊,帕賽瓦爾哪還有巴黎分布啊。

“你去巴黎是想做什麼?總不能就是普通的為了去觀光吧?”緹娜覺得以奧古斯特的性格莫名其妙跑彆國的首都肯定是要乾正事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