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參戰?得加錢(1 / 2)





雖然緹娜給英國畫的餅又大又圓,但是約翰可不是張伯倫,現在的英國政府是很硬氣的,單純給英國描述一個看上去很美好的未來有個卵用,很明顯約翰是不買賬的。

一個統一親英的德意誌帝國當然是符合英國的利益的,但是它不能太強,如果他在歐陸上能夠碾壓法國或者其他對歐陸均勢有利的國家,這都是不好的。

在英國的戰略中,歐陸不能出現一個統一的霸權國家,英國可以默許普魯士吞並除了奧地利之外的德意誌地區,但是奧地利是紅線,無論如何普魯士都不能吞並奧地利。

這早就在預料中了,緹娜也沒有過於在意,不如說英國要是同意了才是腦子壞掉了。

“緹娜小姐,我們還是無法統一普魯士吞並奧地利帝國,我們不希望有朝一日會站在普魯士的對立麵,英國始終站在歐洲人民的一邊,如果普魯士要以武力的手段使周邊的國家臣服,就像拿破侖那樣,英國也會做出相應的措施阻止普魯士的野心。”英國首相約翰說道。

緹娜表露出了一副深表可惜的神情,不過既然沒辦法吞並奧地利也沒關係,那緹娜要求退而求其次,她將手指指向地圖上的波西米亞地區。

“那麼普魯士拿下波西米亞地區應該沒有問題吧,波西米亞地區是以德意誌人為主體的,長期受到匈牙利人的剝削,身為德意誌地區的領袖,普魯士對波西米亞有相應的義務,我們應該保護這裡的德意誌人。”緹娜說道。

“那你們打算怎麼做?”

“很簡單,直接把波西米亞地區劃給普魯士不就好了嗎?”

英國的議員們麵麵相覷,這確實是一個退而求其次的好方法,如果普魯士一定要從奧地利中拿一塊領土的話,波西米亞的確是最合適的。

最終在倫敦,英普簽訂了倫敦條約,簽約人是時任普魯士首相的緹娜·馮·俾斯麥與時任英國首相的約翰·羅素。

雙方代表各自的國家簽署的條約內容是。

英國承認普魯士在德意誌地區的領導地位,支持普魯士完成對德意誌地區的統一,包括巴伐利亞,巴登,波西米亞等南德意誌地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