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話 議員?小醜而已(1 / 2)





在普魯士憲法第48條中,國王有權宣戰和締造和平,並於外國締結合約,但是條約的有效性需要經過議會同意,隻要它被認為是商業上的條約,或者對他國施加負擔,或個彆主體承擔的義務。

以及第58條,攝政王應以國王之名行使賦予國王的權力。

隻根據上麵兩條,奧古斯特擁有國王的權威,但是交易領土確實是商業交易的行為,理論上是需要經過議會同意的,但是作為代價的一部分,普魯士有義務參與英國的戰爭,所以這屬於戰爭條約,既然國王有權宣戰,並且不需要經過議會同意,那麼奧古斯特也可以解讀成因戰爭行為獲取的額外領土不屬於交易,而屬於戰爭行為,這件事並不需要經過議會同意。

這個解釋是那麼無懈可擊,因為憲法的解釋權可不在那幫議員的手上,現在憲法的最終解釋權隻屬於一個人,那就是這套憲法的製定者薩維尼,薩維尼是奧古斯特的親信之一,但是他是比較公正的,維護憲法的權威是政府的義務,奧古斯特也隻能在憲法中尋章摘句,不能公然曲解憲法的意思,不然這套憲法要是失去公信力了,自然也就變成了一卷廁紙。

.......

奧古斯特還是在1月26日與英國駐普魯士大使簽訂了倫敦條約,包括英普聯盟條約,英國正式宣布放棄在英屬馬來亞的砂拉越,沙巴,文萊等地的主權,並且將所有權交至普魯士王國,普魯士應當補償英國政府一百六十三萬英鎊,分二十年付清,每年利息0.2。

這件事情立刻發酵,各種報紙瘋狂的對這件事情進行炒作,整件事情的輿論頓時朝著一發不可收拾的方向一路狂奔,《勃蘭登報》將其稱為繼拿破侖戰爭後普魯士版圖的首次重要擴張,普屬馬來亞的建立是普魯士印太戰略的重要一步,《萊茵報》將奧古斯特稱為普魯士曆史上最偉大的領袖,她爭取到了外交上的主動權,不費一兵一卒的奪取了這塊重要的領土,普魯士終於進入列強行列。

隨著條約的內容逐步揭露出來,奧古斯特的聲望迎來了新一輪的暴漲,所有人都聚焦於條約為普魯士帶來的切身利益,英國承認普魯士在德意誌地區的領導地位,不僅如此還允許普魯士吞並波西米亞地區。

奧地利帝國立刻對英國發起了外交抗議,稱英國這是在挑撥離間,破壞德意誌民族團結,但是奧地利的抗議在英國的眼中就像是個小醜,彆說英國,它打個塞爾維亞都費勁,連自己國內緊張的民族關係都處理不好,還威脅英國,屬實是寶寶奶昔喝多了,腦子喝傻了。

英國回應十分硬氣,奧地利可以以自身手段維護自己的領土完整,翻譯一下就是你什麼勾八東西,給老子滾,莫挨老子。

奧地利知道這是被英國外交孤立了,那怎麼辦?找法國,希望能跟這位歐陸的老大哥結成同盟,但是法國也不傻,現在跟奧地利結成同盟就相當於要放棄普魯士和英國,更何況奧地利的情況誰不知道,拿破侖三世才不會做這麼虧本的買賣,更何況奧地利也算是歐陸上的老牌強國,能夠削弱它法國也是受益的。

隻是拿破侖三世忽略了一點,就是統一了德意誌地區的普魯士人種是很單一的,就算吞並了波西米亞地區,德意誌人的總數也是占到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就戰爭潛力來說,普魯士遠比奧地利要強。

.......

不僅是奧地利感到震驚,普魯士議會也感到震驚,奧古斯特終於還是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以容克地主階級為首的守舊派議員聯盟對奧古斯特進行抗議,在柏林的市區組織了一場暴力遊行,他們用武力突破了警察,直接撲向無憂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