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意大利吃雞大賽(1 / 2)





普魯士對於這場戰爭沒什麼太大的利益,所以提供的幫助也比較有限,但是這場戰爭也並不是沒有任何積極意義,奧古斯特想通過這場法國與奧地利的戰爭了解奧地利目前的戰鬥力。

她組建了普魯士誌願軍,這個誌願軍由兩萬人組成,本著自願戰爭的原則無償的前往亞平寧半島幫助撒丁王國,而理論上這支部隊跟普魯士軍隊是沒有太大關係的,這是願意支援撒丁王國的人組成的非政府組織。

但實際上他們的軍官就是普魯士陸軍總參謀部的將軍,而這個從誌願軍的角度來看,這支軍隊似乎有些太豪華了,除了步兵之外還有一支炮兵旅和騎兵旅,這些士兵中有一半都是新兵蛋子,為了能夠使這場戰爭不那麼虧,緹娜準備了好幾輪的方案,幾乎每個月都會輪換一次士兵,由老兵帶新兵,保證每個新兵都能夠在戰場上收到磨礪。

如果是其他國家的人可能對這場看上去沒什麼好處的戰爭不感興趣,但是這可是普魯士啊,一個軍國主義國家,他們可太期待打仗了,包括畢典菲爾特在內的數名軍官都主動請纓希望自己的部隊能夠參與這場戰爭。

之前對大明的戰爭由於距離太遠他們沒能上場,這回就在旁邊可千萬不能再丟失機會了。

普魯士人對戰爭的渴望就是這樣,隻要打仗了大家就都快樂了,聽說有仗可以打的時候,普魯士的國債都好賣了許多。

但是為了援助撒丁王國有兩條路可以選,一個是走法國的國境直接去,一個是走直布羅陀海峽,然後直接登陸熱那亞,但是很明顯更加經濟的是走法國的國境,但這需要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的同意。

為了得到拿破侖三世的同意,奧古斯特給拿破侖三世寫了一封信,請求他允許普魯士的誌願軍通過法國的領土,這對於拿破侖三世來說是無本萬利的好買賣,普魯士跟奧地利掐起來對他是很有利的,沒怎麼想拿破侖三世就同意了。

普魯士的誌願軍浩浩蕩蕩的進入了法國的境內,許多記者都報道了這件事情,但是普魯士的誌願軍並沒有拿著普魯士的黑鷹旗,他們拿的旗幟是撒丁王國的綠白紅旗幟。

其實也算是和普魯士王國分開,他們作為誌願軍去支援撒丁人民正義的反侵略戰爭,當然不能舉著普魯士的旗幟,不然容易被抹黑成乾涉他國內政,不過這事聽起來也挺怪的,這個時代你怎麼搞都有可能乾涉到他國內政。

畢竟如果你的鄰國爆發革命,那麼被鄰國革命激勵的本國革命派也會發起革命,那你這個革命算不算是乾涉他國內政?那都不好說的。

誌願軍統帥是畢典菲爾特,作為一個比較老練的軍官,他的實力毋庸置疑,雖然官銜稍差一些,但也是一員猛將。

而現在拿破侖三世誤判了形式,法軍在帕爾馬邊境地區滯留,而正巧奧地利的皇帝弗朗茨也誤判了形式,他覺得拿破侖三世是虛張聲勢,所以他親自下令兵分兩路,一路主攻倫巴第中心城市米蘭,另一路朝著博洛尼亞進攻。

如果這個戰術成功了,那麼很顯然那些法軍就會被包圍在摩德納與帕爾瑪的交界處,到了這個地步就算是傻子也知道不能再等了,而正巧的是普魯士的軍隊來到了撒丁的核心城市都靈,也正向米蘭進軍。

而弗朗茨他知道普魯士已經出兵了,但他還是認為普魯士的誌願軍會走帕爾馬公國,然後再往博洛尼亞進攻。

他是挺自信的,直接從威尼斯出發,朝著倫巴第進攻,而如果法軍能夠從摩德納往上打,那麼完全是可以包圍奧地利前往米蘭的部隊的。

但緹娜她一開始的想法是不想跟奧地利起衝突,她以為奧地利知道法國出兵了,那麼必然不可能進攻米蘭,除非他腦子有病,所以她想從倫巴第進攻威尼斯,劃一劃水,撿幾個人頭。

但是沒想到這諜中諜中諜把自己人給玩亂了,當接到奧地利朝米蘭增兵的情報後,拿破侖三世立刻下令越過摩德納的國境,然後來個回首掏。

而一開始跟加富爾討論的時候,緹娜本來的設想是煽動佛羅倫薩起義讓奧地利增兵佛羅倫薩,結果加富爾將這個事情給交給實際操作的時候佛羅倫薩沒鬨起來,摩登納先爆發起義了。

法軍人都懵了,那奧地利本來往南走的軍隊聽聞消息立刻增援摩登納,把在那裡滯留的法國軍隊給坑了。

兩邊奧地利軍隊跟法國軍隊隔著條河乾瞪眼,這tm啥情況啊?我都準備往上掏回馬槍了,你給我來這一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