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拿好,這是國王的老家(1 / 2)





這場蘇黎世會議幾乎是法皇拿破侖三世的獨角戲,他先是對撒丁和倫巴第人民英勇抗擊奧地利帝國侵略者的事跡誇讚了一番,這段戲可能是臨時加的,因為事前他不知道加富爾要來,看到普魯士邀請的意大利首相加富爾後他立刻先是跟自己的外交部長待在一起,為了這件事會議推遲了一個小時,這才有了奧古斯特去拜訪維多利亞等人的事情。

所以很明顯拿破侖三世這邊是打算趁撒丁不在稍微嘲諷一下的,但是當著人家首相的麵,還是被普魯士邀請的,拿破侖三世目前還不打算跟德意誌邦聯起衝突,畢竟隨便招惹德意誌邦聯的人最後沒操作好被爆錘一頓,還上了斷頭台,那位無頭騎士路易十六的豐功偉績大家依然銘記。

所以拿破侖三世也算是中途變卦了,導致前文後文割裂感非常嚴重,首先是對撒丁的,雖然誇了,但是不多,隻誇了一半,對於奧地利帝國,噴了但也隻噴了一半,他覺得撒丁王國雖然打贏了獨立戰爭,控製了整個北意大利,而綜合國力方麵也確實撒丁王國是最強的,但還不夠合法。

而偏安一隅的那不勒斯其實也不夠合法,那誰來最好呢?教皇國!教皇他有多少個師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教皇代表著什麼?宗教,宗教就是正統老歐洲,所以教皇等於正統,拿破侖三世力挺教皇。

但其實按照這個說法,教皇是不是也可以把法蘭西也吞了,你法蘭西也信天主啊,除非你不承認教皇,反正拿破侖三世的話是站不住腳跟的,但與會者也沒有那麼不識趣的人主動點破,不過很明顯這個逼絕對是有備而來。

拿破侖三世曾經是燒炭黨的一員,他也對建立一個統一的意大利有點想法,但法國的利益很明顯比他的“想”更加重要,他不可能那麼隨便的就讓一個新崛起的強國出現在法國的旁邊。

即使他在看到意大利人有些丟人的戰績後,他依然覺得意大利完全統一後會是一個強權,當然都到19世紀了,軍事強大已然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標準,強大的英國不也沒打過弱小的美國嗎?當然也有法國送來的武器裝備,但是還是那句話:大炮、防線、國際援助,這些都不重要。一個士兵必須意識到,他,正在保衛自己的祖國。

一個國家從經濟實力,文化底蘊,對周遭國家乃至世界的影響力,就算英國有朝一日衰落了,但它曾經的輝煌仍然鐫刻在人類曆史的豐碑之上,雖然它不要臉,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偉大。

亞平寧半島對歐洲國家來說那可不僅僅是一個半島那麼簡單,它可是那個羅馬帝國的發源地,羅馬帝國是每個歐洲國家都向往的強國,這點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乃至普魯士奧地利都曾稱呼自己是羅馬的繼承人,就連跟羅馬八竿子打不著的俄羅斯都說自己是羅馬正統。

所以拿破侖三世希望能由需要法國保護的教皇國統一意大利,然後再像自己的大伯那樣把意大利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最後甚至變為法國的一部分,而維多利亞當即表現出反對,她說這會破壞歐洲均勢,英國會視情況介入意大利。

維多利亞很硬氣的說道,“如果法國不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那麼英國將會動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要麼意大利作為歐洲的獨立國家完全統一,要麼意大利保持現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