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德意誌統一戰爭(1 / 2)





隨著新年的逐漸臨近,昔日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陷入了經濟危機當中,保守的保守黨,改良的自由黨,激進的工人黨與社民黨,它們將在接下來的大選中開啟新一輪的零和博弈,獲勝的黨派將執掌這個強大的帝國走向明天。

法蘭西帝國的經濟也難有好轉,雖然靠賠款回了一波血,但是經濟增速從一開始的飛速增長到後期的逐漸力不從心,而伊比利亞半島的局勢也不容樂觀,西班牙的女王伊莎貝拉二世雖然在與摩洛哥的戰爭中獲得優勢,但是國內不是很穩定,貧富差距日益拉大。

民族矛盾和黨派鬥爭,經濟危機讓西歐的幾個傳統強國都受到了不小的打擊,而這給了普魯士一個機會。

奧古斯特曾在會議上表示,“我們不會有比這個時候更好的機會了,英國無力援助北歐國家,法國也自顧不暇,自拿破侖戰爭開始,德意誌地區長期處於戰亂之中,在長期的兼並與對外戰爭中,隻有兩個國家在德意誌地區脫穎而出,奧地利和普魯士,而這場德意誌帝國的統一戰爭將決定我們雙方到底誰能活下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而德意誌統一戰爭的第一槍,奧古斯特將目標放在了丹麥,丹麥是北歐曾經的霸主,曾經統治著挪威瑞典以及芬蘭,卡爾瑪聯邦囊括了幾乎所有的北歐國家,是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強大帝國,後來瑞典代替了丹麥成為了整個北歐的霸主,即使到了後世,瑞典也依然是北歐國家中綜合國力最強的。

而日暮西山的丹麥早已對石勒蘇益格垂涎已久,而現在他們的國家也陷入了政治危機,一個新興的黨派成為了丹麥的最重要的政黨之一,也就是丹麥民族黨,他們提出了許多異想天開又十分激進的政策讓許多早已厭倦國王統治的人們看到了新的出路。

而對此丹麥王室並不覺得這有什麼,隻當是平民的一次胡鬨,但是丹麥國王沒有一開始就撲滅革命的火種,他們驕傲自大,認為一群刁民掀不起什麼風浪,他們隻想著怎麼利用這支黨派去壓製自由派,殊不知這把火最終會燒到自己身上。

.......

不久前有關丹麥與石勒蘇益格的新憲法草擬完成,如果這個憲法通過了,丹麥將在石勒蘇益格設立一個特殊的議會,這一行為也使石勒蘇益格與丹麥的關係更加緊密。

丹麥國王弗雷德裡克七世是丹麥奧爾登堡分支上的最後一個君主,他的能力不咋地,反應遲鈍反複無常,並不怎麼得民心,大家對他也不夠重視,而他如果能夠簽訂這個條約,那麼丹麥就可以實現對石勒蘇益格的控製,而荷爾施坦因因為不可分割條約的約束,也會一並並入丹麥。

他本來可以成為英雄,但是弗雷德裡克七世卻在新憲法剛出爐的1863年11月份去世了,這件事情引起了丹麥全國上下的軒然大波,老國王生前沒有留下合法的子嗣,沒有辦法從奧爾登堡的繼承人中找到能夠合法繼承丹麥王位的王子。

正因如此石勒蘇益格與荷爾施坦因的繼承問題就成了丹麥人與德意誌人關注的焦點。

而德意誌人的看法是兩個公國的繼承法與丹麥不同,荷爾施坦因采用男性繼承法,應當吧丹麥的國王男性旁支,弗雷德裡希·馮·奧古斯滕堡作為王位的繼承人,而丹麥民族主義者認為,雖然荷爾施坦因的繼承法與丹麥不同,但石勒蘇益格的繼承法與丹麥相同,又因為《裡伯條約》中規定荷爾施坦因與石勒蘇益格永不分離,令這兩個公國的繼承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石勒蘇益格與荷爾施坦因的德意誌人大多數更加支持奧古斯滕伯格家族的人繼承丹麥王位,丹麥人則更加支持格呂克斯堡家族。

丹麥王室還是選擇了根據丹麥的傳統,從去世國王的母係後代中去物色新的王位繼承人,丹麥首相蒙拉德最終宣布由格呂克斯堡家族的克裡斯蒂安親王加冕為克裡斯蒂安九世。

新憲法的簽訂任務到了克裡斯蒂安九世的頭上,但是克裡斯蒂安九世首先並不受德意誌人的愛戴,如果說前任國王弗雷德裡克七世還算能勉強接受,那克裡斯蒂安九世就已經是不能接受的國王了,德意誌人不一定會允許他來統治德意誌人。

到時候荷爾施坦因和石勒蘇益格可能會爆發德意誌民族起義,普魯士和奧地利也不會袖手旁觀,最壞的情況就是普魯士和奧地利一起攜手來乾自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