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今日乳奧(1 / 2)





海戰的大勝讓丹麥國內的失敗主義稍微消停了一下,但一些局部的勝利挽回不了全局的失敗,打敗了普魯士海軍後,丹麥暫時不需要擔心自己的首都被普魯士人撅了,那日德蘭半島呢?

普軍已經接連攻陷了重鎮瓦埃勒和霍普斯,丹麥軍方預計等到五月份,整個日德蘭半島估計會全部淪陷,到時候要趕走德軍那可就難了。

丹麥國內支持民族黨的示威遊行開始了,他們高舉標語要讓現在的首相滾蛋,國王的政府正在毀滅丹麥,當四月初的時候,民眾的不滿已經爆發到極致了,即將徹底的爆炸,而這股爆炸將會給丹麥王國最後一擊。

而普軍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不算特彆亮眼,除了開局的開局的幾次戰鬥,剩下的基本上是跟著奧地利軍隊後麵撈點好處,奧地利的媒體稱普魯士的陸軍依然是拿破侖時期的普軍,費拉不堪,海軍更是個寄,菜到家,被丹麥海軍暴打,還得跑到英國的港口避難。

順便還嘲諷了一下意大利,標題就是,“意大利放棄成為一個大國的機會,而得到了什麼?答案是普魯士。”

意大利人一下火氣就上來了,你什麼意思?搞事情是吧,信不信我們組團來揍你啊?

但其實奧古斯特也發現自己的軍隊有那麼一點點問題,可能是因為留給軍事改革的時間太短了,平時欺負的國家要麼就是武器太垃圾能夠碾壓的,要麼就是跟著隊友撿好處的,如果真的真槍實彈跟歐洲國家乾架,普魯士在裝備上的優勢難以形成絕對的碾壓。

既然無法碾壓,那麼戰術就尤為重要,可是普魯士的戰術思想根本就跟不上武器的進步,武器的威力發揮不出來,有時還大意輕敵,打了許多臭仗,搞得前線的士兵不是很好過。

奧古斯特本來認為普軍能夠發揮一百分的實力,但事實上卻隻能發揮五十分的實力,而丹麥也比想象中的強不少,本來以為能夠用舊武器就輕鬆打贏的,結果打的並不好,後麵還得用先進的武器才能把差距補回來。

但你以為奧地利帝國的軍隊打的就很好了嗎?放屁,他們死的人數是普魯士的兩倍,拿著破舊的步槍,對著敵陣就是相位猛衝,有的奧地利軍隊甚至搞不清楚方向打起自家人了,特彆是捷克人的部隊和匈牙利人組成的部隊,他們互相火拚的情況,怕不是帶點私人恩怨。

奧地利軍隊的本質就是將領無能,士兵無力,有的指揮官還愛微操,大手一揮讓部隊疲於奔波,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這微操水平還不如常凱申,因為根本指揮不動。

據普魯士與奧地利軍隊共同行動的參謀人員所說,奧地利軍隊的指揮官和參謀不會製圖,有時候連敵人在哪裡都不知道,守軍多少也不知道,情報幾乎等於沒有。

有幾個將領連地圖都整不明白,再加上奧地利軍隊的民族問題,本身奧地利軍隊的士氣也不高,因為他們宣稱的是為了德意誌人,但奧軍大部分都不是德意誌人啊,士氣這塊就拉不上來,大部分奧地利士兵根本不知道自己為啥要來打仗。

語言問題更加嚴重,八個翻譯八個版本,大家都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一個連隊的指揮官至少得有兩個翻譯,一個師的指揮官至少得有五六個翻譯,而且各個翻譯的水平不一樣,萬一翻錯了怎麼辦?那就隻能跑崩撤賣溜了唄,還能怎麼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