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美國內戰結束(1 / 2)





這一段從薩凡納向南北卡羅來納可謂是烈火的考驗了,特彆是對普軍來說,如果隻是山地和平原的話,普魯士的軍隊還是可以應付的,但是這一段路上有數不儘的沼澤和河流,這種不利的氣候和地形非常的折磨。

因為中歐大部分是平原地區,普軍在平原地形的戰鬥力會比較強,這種不利的地形中,普魯士的機動能力什麼的都下降了許多,而謝爾曼的部隊則是越戰越勇。

不僅如此,還越來越沒人性了。

在這一路上,曼陀菲爾能感受到敵軍的陣線變得更加穩固,這不是因為對麵變強了,而是他們投入了更多的部隊,長途的奔襲讓聯邦軍與普軍都身心俱疲。

一路上遭受到聯盟軍隊強烈的抵抗,由於士兵們對南卡羅來納複仇的願望十分強烈,他們的破壞行為比在佐治亞時更為嚴重,曼陀菲爾能做的就是不讓普軍參與進這種行為當中,到了後麵,普軍的營地裡居然能堆十幾萬人的美國難民。

在軍事改革後,羅恩在奧古斯特的要求下寫入軍規中的就是,戰爭中不能虐待戰俘,也不能對已經投降的敵人開槍,更不能對平民下手,強搶民宅什麼的更不行。

奧古斯特的說法是會洗劫普通人民的是劫匪和強盜,無論以何種理由向敵國發起進攻,都不能對無辜的人扣下扳機,不然會顯得普軍是一支沒有紀律的土匪部隊。

這些東西對於容克軍官來說其實不太能理解,曼陀菲爾有時候也不能理解奧古斯特的想法,但對於奧古斯特的絕對信任讓曼陀菲爾選擇聽從奧古斯特的意見,等到行軍的時候,即使是普軍也照樣會將平民丟在原地。

畢竟這些人歸根結底還是美國人,跟普魯士關係不大,暫時收留他們幾天,甚至還分軍糧給他們,在這點看來普軍已經算是仁至義儘了,他們能不能活著逃到北邊的大城市去就不關普魯士人的事了。

曼陀菲爾在路上還抱怨著,“難道美國真的沒有將領了嗎?居然讓這麼一個屠夫來當這個軍區的總司令,在普魯士,跟謝爾曼有著相同才能的將軍要多少有多少,但是跟謝爾曼一樣殘忍的人,放眼整個普魯士,不,是整個歐洲都是極其罕見的。”

在哥倫比亞,聯邦軍包圍了城內的聯盟軍,而為了更好的殲滅這裡的敵軍,謝爾曼下令進行無差彆炮擊,將看見的一切全部摧毀,無論是不是軍人。

攻克了哥倫比亞後,他縱火燒毀了整個城市的全部民居和公共設施,隻有南卡大學和行政機關的建築得以保留。

後續謝爾曼又將這種恐怖帶給了北邊的一些城市,查爾斯頓就是又一個毀在了謝爾曼手中的城市,在這裡他們受到了極其頑固的抵抗,謝爾曼遲遲攻不下這座城市,在這種情況下,他也不管城內有什麼東西了。

直接選擇屠城,無數的大炮炮轟居民樓,將美軍目之所及的一切都炸成灰燼,即使是有投降的敵軍謝爾曼也沒有放過,等到攻下查爾斯頓的時候,這裡已經化作了一片死城。

就這謝爾曼還不忘放一把火,可以說普軍軍紀上寫著的東西,美軍全都反著來,隻有普軍先占領的一些地方才有可能免遭毒手。

到了後麵美國人學精了,在謝爾曼來之前無論如何也得擋住,他們不是為了打贏,而是為了等普軍來先占領這裡,這是他們唯一保住自己城市的希望。

但普軍也不是每一次都能保住的,特彆是在謝爾曼這個屑人偏執度拉滿的時候。

十一月底的時候,約翰斯頓在本頓維爾阻擊了謝爾曼的軍隊,試圖在北卡羅來納的阿弗裡斯博羅阻止謝爾曼前進,但是沒用,因為他手上已經沒有更多的部隊了,他甚至連戰線都已經填不滿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