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醜陋的版圖(1 / 2)





奧軍被普魯士三個集團軍包圍,東線牽製的部隊也早已被擊潰了,如果他們不願意撤退那被全殲也隻是時間問題。

奧軍要塞炮兵的防禦還算是頑強,他們高處打低處有著一些優勢,他們的大炮是大口徑的要塞炮,裝填炮彈的速度很緩慢,偶爾還會打出一些啞炮。

這意味著隻要奧軍第一輪炮擊結束,那麼他們就很難在短時間內裝填完成並且開始第二輪的炮擊,但貝內德克也並不是沒有辦法,他還有十幾門六磅炮,靠他將這些大炮集中在東線,並希望士兵能夠再衝一次赫魯姆,奪回更有優勢的陣地。

但是畢典菲爾特手上的大炮也不少,拚火力的話奧軍不占優,但奧軍仍然有地形優勢,隻要東線發起進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貝內德克執著於對東線發起進攻,希望能夠儘快占領赫魯姆。

但是東線指揮官手上隻剩下一些炮兵了,步兵已經不剩多少了,現在繼續發起進攻那不就是找死嗎?貝內德克隻能從西線抽調了兩萬的匈牙利士兵到東線,當貝內德克真的見到這支匈牙利士兵的時候,發現他們麵如死灰,甚至有幾個新兵蛋子褲襠還在撒水。

他們此時的表情其實跟貝內德克沒什麼太大的區彆,看到自己手下是這樣一幫貴物,自己也很難受啊。

東線的第三集團軍率先發起進攻,奧軍此時也開始了衝鋒,他們組織了約2.5萬人朝著普軍陣地衝鋒,奧軍一度衝到了戰壕前,但是隨著普軍逐漸調整過來,並且發起了連續的進攻後,他們也獨木難支,再加上沒有援兵,普軍則得到了第二集團軍的支援,越戰越勇。

逐漸從自己的陣地衝到了對麵的高地上,在幾百米的戰線上,到處可以看見奧軍士兵和馬匹的屍體,而普軍的進攻矛頭也逐漸弱了下來,毛奇認為在這麼下去會變成持久戰,普魯士在奧地利的補給很弱,對麵則可以靠鐵路源源不斷的從後方運送補給到前線。

毛奇立刻下令時機已經到了,他命令三路集團軍同時發起最後的進攻,不惜一切代價奪下陣地。

畢典菲爾特將軍一手拿著佩劍,一手拿著普魯士黑鷹旗,朝著後麵喊道,“為了奧古斯特殿下,為了普魯士,為了德意誌,衝鋒!”

普魯士軍隊的士氣來到了最頂峰,朝著奧軍的陣地一路飛奔而去,三路集團軍此時正式在薩多瓦會師,並且衝破了奧軍最後的防禦陣線,貝內德克眼見大勢已去,立刻組織撤退到易北河。

但他太慢了,最終隻有他帶著不到兩萬的士兵成功逃出了薩多瓦,其餘士兵和將軍不是戰死就是被俘,損失極為慘重。

奧軍在這裡投入了約十七萬的軍隊,約有七萬人戰死,六萬人被俘虜,剩下的不是逃跑了,就是失蹤了,普軍的傷亡僅僅隻有1.7萬人左右,普軍在這裡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奧地利已經徹底失去了抵抗的能力,國內民族起義大量爆發,薩多瓦戰役的失敗讓維也納政府名聲掃地,整個國家內部的自由浪潮與民族獨立傾向爆棚,奧地利的財政也瀕臨崩潰。

首先是吧維也納鐵路工人起義,然後是波西米亞農民起義,最後是布達佩斯民族主義革命,現在幾乎到了隻要普魯士願意,那麼奧地利馬上就可以碎成一地。

在otl中為了保證普魯士之後在被法國英國針對後還能有盟友,俾斯麥還是不希望將奧地利徹底拆分的,隻是想讓他從德意誌地區滾蛋,開除他的德籍。

但是在這個世界中,普魯士是要成立大德意誌帝國的,那就不能讓奧地利活著,反正遲早都是要裂開的,比起帶上一個不怎麼厲害的盟友,不如全部交給普魯士,這把我普魯士c了。

緹娜在接到消息後,親自啟程前往前線,她此前一直負責跟其他列強打拉扯,但是現在法國的拿破侖三世看到普魯士這麼猛,奧地利這麼菜,那我為什麼還要幫奧地利,所以他也就讓軍隊撤出了南德,開始朝著北邊的比利時進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