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勝利日(1 / 2)





拿破侖三世是高高興興的重新拿上了他的皇冠,但接下來是往飯堂一路相位猛衝,還是超神一波,重返巴黎,哪都不好說的,反正愛怎麼樣怎麼樣吧。

法國三方會戰,德國班師回朝。

毛奇將主攻的三個集團軍全部撤回了德國,讓後麵的儲備軍來駐守法國,讓大量的士兵放假回家。

後方的德意誌人民早就準備好了一切,他們聽說了,普魯士以極小的代價戰勝了法國,德意誌民族徹底迎來了統一,從德法邊境到柏林,每一個鄉村每一個城市都有大量的帝國民眾遊行歡慶這個日子。

凡爾賽宮的加冕意味著德意誌人終於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六十二年之後,再一次迎來了自己的皇帝。

而這個皇帝還是他們敬愛的奧古斯特,奧古斯特完成了他們曾經想都不敢想的偉業,普法戰爭結束了,普魯士王國從加冕儀式結束時就宣布停止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德意誌第二帝國。

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的衣缽,成為了德意誌人的帝國。

勝利日的大閱兵是全國範圍內的大型慶典,所有人都在慶祝德意誌帝國的誕生,柏林,從城外的大街到勃蘭登堡門,超過二十萬的群眾從全國各地趕來,整座城市掛起了德意誌帝國的黑白紅三色旗。

德皇奧古斯特的車隊在正午十二時出現在了勃蘭登堡門,所有人拚命的揮舞手中的德意誌帝國國旗,奧古斯特站在演講台上,看著人潮不斷的湧動。

這是她的人民和她的帝國。

這條世界線,德意誌的統一真正的實現了,而不是用那種膠水粘合在一起的鬆散帝國。

本來緹娜推薦過繼續沿用普魯士的黑鷹旗,但是奧古斯特覺得還是用黑白紅旗更好一點,看上去更美觀,而且普魯士的旗幟隻能代表普魯士,不能代表德意誌,如果要想團結整個德意誌的人民,那這麵旗子在合適不過了。

在整個第二帝國的國旗選型期間,奧古斯特得到了很多種設計,甚至有推薦繼續沿用神聖羅馬帝國國旗的,還有說乾脆直接用羅馬帝國軍旗的,反正奇奇怪怪的玩意越來越多。

而最終的選項有兩個,一個是黑紅金旗,就是聯邦德國和魏瑪共和國的國旗,另一個就是黑白紅旗,是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國旗。

奧古斯特還是沿用了德意誌第二帝國的旗幟,因為黑紅金主要是在共和國時代,代表著民主、共和、自由,但現在德意誌是帝國,他民不民主不知道,但肯定是不怎麼共和的。

所以奧古斯特最後拍板的是黑白紅旗,在otl曆史中,黑白紅旗象征著一種普魯士的妥協和退讓,紅色象征著漢薩同盟,黑白代表著普魯士。

而這條世界線,所有德意誌諸國都被乾碎,除了南德目前還保有一點點的自治權之外,其餘的諸侯國都已經完全變成德國的一部分了,曾經的貴族,聽話的拿著錢安度餘生,不聽話的發配非洲或者直接去櫃台領便當。

不存在任何的妥協和退讓。

因此這麵旗子則有新的含義,黑色象征著德意誌的軍隊,白色象征著皇帝以及政府,紅色象征著廣大的德意誌人民,奧古斯特為這麵旗子添加了新的含義,象征著德意誌人民不屈的精神,以及德意誌民族的團結,聽起來確實像那麼一回事,但奧古斯特其實有點憑空捏造的那意思。

但無所謂,既然是奧古斯特說的,那就應該是對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