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沒人比我更懂德國(1 / 2)





不得不說,亞曆山大二世心動了,但是他還是很理智的,這二德子不說人話,隻管煽動我去日奧斯曼了,難不成德子在暗中謀劃一些不可告人的陰謀?

在大國博弈中,領導人與領導人之間的關係是很重要的,有時候一層關係可能能夠改變整個國家的外交狀態,而這一次是緹娜奉奧古斯特的命令出訪俄國。

緹娜代表著奧古斯特,但她並不是奧古斯特,隻要奧古斯特不親自將事情說清楚,那她就有回旋的餘地,隻要德國還持有最終解釋權,拿它就可以在關鍵時刻把你給甩出去。

為什麼很多事情最高領導不親自出馬,要派一個中間人去磋商,其實道理是一樣的。

亞曆山大二世作為沙俄的最高領導人,也同樣是擁有雄才大略的主,肯定能夠看出德國的目的,從俾斯麥的隻言片語中,亞曆山大二世判斷就是德國跟奧斯曼,或者跟其他利益有聯係的國家產生了一些衝突,德國需要沙俄打一場仗。

特彆是對奧斯曼打一場仗,但是具體原因又不能明說,亞曆山大二世倒是很好奇,如果這件事情對沙俄有利益,那沙俄肯定是可以幫德國這個忙。

但是歸根結底,跟奧斯曼打仗的還是俄國,如果德國不能做出一些表示,那亞曆山大二世肯定是不會去打這場仗的。

或者說不會現在去打,俄土戰爭遲早還是要打的,隻是時間的問題而已,當然根據奧古斯特的設想,肯定是不可能等到沙俄變強之後再去揍奧斯曼的,萬一打過了怎麼辦?

根據緹娜的預測,就俄羅斯這個實力,要打贏奧斯曼肯定夠嗆,但奧斯曼要乾它更是不可能,從綜合國力上看,奧斯曼還是不如俄羅斯。

不僅要忽悠沙俄與奧斯曼開戰,還得忽悠奧匈帝國與俄羅斯開戰,甚至看情況還得拉英國和法國一起過來,古有萬國來朝,今有萬國來操,反正沙俄是不可能亡國的,而且揍一頓正好,俄國又會有求於德國,運氣好還能引爆沙俄國內的革命。

當然奧古斯特這招其實是有點損的,她又一次把我們可愛又迷人的路燈掛件們的錢拿去花在了奇怪的地方。

如果從沙俄這邊收不回貸款,那無異於打鋼絲手賤點到償還梅福券,如果這樣德國日子也不會好過,接下來的幾年又要財政赤字了,除非能夠吞並奧地利,靠這邊的產業和資本回血,或者讓法國把原本明年還清的法郎趕緊吐出來。

不過無論如何,與奧斯曼的戰爭並不會影響到德國,俾斯麥此行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讓沙俄立刻就宣戰,時間是十分充足的,有足夠的時間給亞曆山大二世去考慮到底要不要開戰。

閱兵結束後,亞曆山大二世宴請了在場的高級官員,大量的貴族與軍官在亞曆山大二世的操辦下,於冬宮舉行了一場龐大的宴會。

俾斯麥其實有很久沒有參加過宴會了,奧古斯特本人不喜歡搞這種東西,她覺得這種東西浪費錢,不如拿辦宴會的錢出去搞更多的建設,若非必要,決不花冤枉錢。

當然亞曆山大二世肯定是不知道的,她說道,“俾斯麥首相,我們俄羅斯人自古以來就是熱情好客的,如果你不嫌棄還可以再俄羅斯多段時間。”

“不了,還是國事要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