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奧:都特麼是好兄弟(1 / 2)





“如果英國借此對法國發難怎麼辦?”

拿破侖三世問道,既然都知道了奧斯曼是英國的大金主,那法國過去找奧斯曼的麻煩豈不是會引起英國的反感,法國目前還沒恢複,直接跟英國起衝突是不明智的。

而俾斯麥看著拿破侖三世這一臉不太聰明的樣子就腦闊疼,以前拿破侖三世有這麼遲鈍嗎?還是已經快要敗給病魔了?

俾斯麥隻好跟他解釋道,“羅馬帝國的國教是基督教,分裂成東西兩塊之後逐漸分成了天主教和東正教,整個西歐最廣泛的信仰就是天主教,英國目前的國教是新教的安立甘宗,新教的全稱是基督新教,耶路撒冷同樣也是新教的聖地,隻要法國是以宗教的名義的出兵的,那就問題不大。”

雖然現在的英國政府是社民黨執政的,可能對教會的事情並不是特彆感興趣,但是那關乎選票啊,選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玩意,現在英國變成一黨製的國家了,但是英國這個一黨製並不是永遠穩定的。

其他政黨依舊有權利發動不信任投票,這就要求社民黨內部不能出現任何醜聞,如果出現了極其嚴重的問題而社民黨無法解決,那可能又會回到曾經多黨製的時代。

至於得罪所有的教徒這種事情想想就覺得恐怖,整個英國有百分之七十的人都信仰基督新教,如果政府頂著民意衝突跟法國開戰,那直接炸裂的可能性都有。

在奧古斯特的威逼沒有利誘之下,拿破侖三世還是隻能妥協,但是法國還是得撈點東西的,那就是聖地的保護權是不能讓給德國的,法國人民總得知道打這一仗是為了啥吧?

俾斯麥對那個聖地沒什麼興趣,老實說她根本就沒去過耶路撒冷,也不理解為什麼這麼多人將耶路撒冷奉為聖地,但是現在不同了,因為這塊聖地,她可以挑起一場歐洲大戰。

這下對俾斯麥來說,這裡也是聖地了。

拿破侖三世同意了,法國將出兵去耶路撒冷威脅奧斯曼,讓他們交出聖墓教堂的鑰匙,為了讓拿破侖三世能夠聽話,俾斯麥又一次做出了保證。

“如果在這次行動中法國與奧斯曼產生衝突,甚至出現戰爭,那德國將會立刻加入戰爭幫助法國,不存在德國與奧斯曼單獨處於和平的情況。”

拿破侖三世雖然不是很願意相信俾斯麥的話,畢竟像俾斯麥這種外交家,他們最擅長的就是滿嘴跑火車,讓你相信他們想讓你相信的事情,這一點拿破侖三世是最清楚的。

在普法戰爭爆發之前,拿破侖三世派出了許多人去試探俾斯麥,她在談及可能的戰爭時演的那叫一個麵色蒼白,在法國代表施壓的時候,普魯士的代表團一般都是一臉司馬臉,然後手舞足蹈的在那裡說一些不知所雲的廢話,看起來就像是被嗆住無話可說的樣子。

無論法國怎麼試探,俾斯麥自始至終都是那麼的低聲下氣,不生氣下次見麵還是笑臉相迎,麵對法國外交官的施壓,俾斯麥就是不露餡,也是因為這一點,導致法國錯判了德國的真實實力。

外交官是一個很神奇的職業,他們以忽悠人為主要的外交手段,他們的話半真半假,最重要的是讓彆人相信,不隻是讓彆人相信,還得讓自己的國民也信,上頭的人對情況明白著呢,外交官負責在滿嘴跑火車的情況下忽悠彆人,主要是將彆人的目光從自己弱勢的地方移開,避其鋒芒,攻其弱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