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英國的地中海艦隊(1 / 2)





錫諾普海戰的勝利讓俄軍士氣大振,他們一口氣將所有的岸防炮全部摧毀,以保證艦船的通行。

俄國這邊還吃著火鍋唱著歌,英國那邊所有人卻都懷揣著不安的心情,整個英國高層都陷入了焦慮,根據莉莉安帶回來的情報,俄軍輕鬆擊潰了奧斯曼海軍,現在局勢不容樂觀。

張伯倫看到以後驚了一下,什麼?奧斯曼居然還有海軍?

不過很快他也就恢複鎮定了,奧斯曼海軍被全殲感覺不像是什麼太大的問題,畢竟土雞嘛,海上的土雞那就不是土雞了嗎?

既然莉莉安給自己發電報了,就證明她已經做出了判斷,戰爭從這一刻就已經開始了,幾經風雨的大英帝國又要再一次投身於戰爭了,而這一次要摧毀的就是俄羅斯帝國。

張伯倫雖然一開始是有想過避免戰爭的,英國的準備其實也並不充分,能動員的軍隊數量有限,而且皇家海軍的立場也並不清晰,光靠社民黨的黨衛軍肯定是拿不下沙俄的。

接到消息的第二天張伯倫就將消息交給了泰晤士報的記者,沙俄與奧斯曼為了爭奪多瑙河爆發的海戰正式登上了報紙。

泰晤士報上寫道,“俄羅斯已經不再掩飾他們的野心了,他們無視了英國、法國、奧地利等國的警告,朝著奧斯曼帝國發起了進攻,第一戰在多瑙河打響,奧斯曼軍隊損失慘重,沙俄嗜血的士兵將所有的土耳其人都殺掉了,從他們踏入進巴爾乾的那一刻開始,整條多瑙河都被鮮血染成了赤紅色。

在海上,俄羅斯帝國引以為傲的黑海艦隊輕鬆的戰勝了奧斯曼帝國的艦隊,奪取了多瑙河的入海口,接下來就是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達達尼爾海峽,再然後呢?就是直布羅陀海峽了!英國再也不能無視這場戰爭了,此時此刻,俄羅斯帝國已經向大英帝國正式開戰!”

報紙作為操縱輿論的手段之一,誇大事情的經過,放大事情造成的後果是一件吸引眼球的事情,張伯倫示意泰晤士報的要求就是醜化俄羅斯軍隊的形象,將他們比作殺人如麻的劊子手。

這樣能最大程度的引起英國民眾對奧斯曼的同情心,從而得到民意的支持。

英國的民眾普遍對俄土之間的戰爭不感興趣,這每隔幾年就要打一次,大家也都習慣了,俄羅斯人再怎麼殺人如麻也不可能殺到英國來,大家最多也就同情一下奧斯曼的難民,但英國政府到這個時候還是沒理由宣戰。

但最後這個問題就大了,俄羅斯帝國的海軍居然擊敗了奧斯曼帝國的海軍,而且好像是瞬間秒殺的,雙方見麵不到幾分鐘的時間,奧斯曼就被擊潰了。

反正報紙是這麼寫的,有時候這種東西就是喜歡搞標題黨,雖然必須要說事實,但誇大事實也是可以的,幾分鐘可能有點太離譜了,但是事實就是奧斯曼艦隊在俄羅斯艦隊麵前全軍覆沒了。

這件事情總不能造假吧,既然不能造假,這對於英國的人民來說那可就麻煩大了,如果你俄羅斯從黑海中跑出來,那無異於釋放開野獸的枷鎖,你可能解開鎖鏈時覺得沒什麼,但是你又怎麼能保證它下一刻不會把你給生吞了。

英國人民對於海權是十分看重的,英國可以說是獨霸了地中海,英國在地中海的艦隊那也是十分龐大的,單單拎出這支艦隊就已經可以秒殺掉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了。

而沙俄消滅掉了奧斯曼的海軍,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第三方國家的介入,那土耳其海峽基本上就變成俄羅斯人的公交車了,給俄羅斯人進進出出,這怎麼行?

這場戰爭對於拿破侖三世也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自己打不過德國,難道還打不過俄羅斯嗎?

法國人剛經曆了大敗,被德國人揍的灰頭土臉的,許多士兵還是剛從色當前線退下來的,法軍的信心嚴重不足,急需打一場大勝仗來讓民眾重新相信法蘭西帝國。

這是信心方麵的,但說實話,其實法國在巴爾乾或者奧斯曼的利益都不多,也沒有保護印度的硬性需求,戰略目標十分的模糊,但是拿三就是想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