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俄:奧皇你TM演我(1 / 2)





這場全歐大戰爆發之後,大部分軍官已經不對海上的部隊抱有任何希望了,他們隻希望陸軍能夠頂住英法的進攻,最好打出幾次大勝仗,等到英法無力再戰的時候,自己就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而且甚至還能爆英法老頭的金幣,亞曆山大二世的陸軍部長甚至說,雖然我們不一定是英法的對手,但是我們總不能打不過奧斯曼吧,伊斯坦布爾這個名字太難聽了,不符合我們沙皇陛下的威名。

亞曆山大二世說,“那你有什麼想法?”

“我建議改名成沙皇格勒,能夠彰顯我們俄羅斯帝國的霸氣。”

“好,有想法,就叫這個了。”

亞曆山大二世已經從最開始的焦慮轉變為信心滿滿了,英法不就海軍強一點嘛,俄羅斯的確對外作戰打不過他們,但是有本事來本土嘛,老子百萬農奴大軍淹死你。

俄羅斯想打一波閃電戰,英法要上岸需要一段時間,隻要俄軍發起進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個計劃聽起來很完美,但是還有許多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俄軍這邊的速度也不快,前線的俄軍完全是腿著跑過去的,而英法聯軍集結的速度很快,所以到頭來誰快誰慢還不好說。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俄國的兵製,他們的主要士兵是農奴大軍,他們的好處就是人多量大,不需要多高的文化,會裝子彈會開槍就能上,線列時代這種士兵最大的優點就是不會慫,不惜命,排著隊的去送死也沒事。

但是到了現在,時代大變樣了,西方列強都已經普遍裝備了後膛槍,膛線的出現改變了一切,在這個時代,法國甚至都搞出機關槍了,如果還排隊上去拿怕不是成了給對麵刷人頭的了。

現在的農奴大軍沒以前好使了,就算有了後膛槍,在俄國人看來也隻是換了一把上彈速度更快的步槍而已,在當年德國大規模更換裝備的時候,許多守舊派就跳出來狗叫了。

說這種槍沒屁用,不如線列槍好使,這很正常,因為如果換了武器,就證明所有的戰術都得跟著迭代,以往那些經驗那就都不好使了,為了保住自己目前的地位,大部分人都是不想改變的,在沙俄這種舊世界的大本營,這種守舊派的思想更是占領了高地,很多東西不是沙皇不想改,但是你想不想改是一回事,你改不改得了又是一回事了。

武器和戰術思想的落後使得沙俄軍隊看似很多,但實際上沒什麼實力,而且最重要的是軍隊的總體質量也並不高,俄國雖然的確有百萬大軍,但是許多農奴都在貴族地主裡的地裡乾活,如果要參加戰爭肯定會使得農業生產陷入停滯,這是那幫貴族們無法忍受的。

所以貴族和地主普遍會將一些老弱病殘拉去送死,而那些青壯年勞動力自己偷偷藏起來,反正敵人沒打到本土,自己就不慌,等到敵人的軍隊攆到自己家門口了再說。

頗有曹老板的風範,但是人家是主動出擊的,你這是被動防守,而且還是蠻不要臉的那一種。

沙俄征到的兵都是這種貨色,拿槍的手都在抖,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沒能達到最低的身高要求,達到要求的也有一半因為身體原因上不了前線的。

想解決這種問題就得施行全民征兵製,像德國那樣,將所有適齡青年都送進軍隊磨練,等到戰爭開始的時候,就可以立刻拉出一支各方麵素質過關的軍隊。

可沙俄不行啊,因為全民征兵製又跟農奴製起衝突,這是碰都碰不得的話題,亞曆山大二世被稱為農奴的解放者,但是有沒有解放,你想解放你就得繼續乾活,你不想解放也得繼續乾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