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家族興衰(1 / 2)





世界上從來不存在能夠永遠強大的國家,一個國家通常會經曆從崛起到上升期,再到鼎盛,然後開始衰落,最終走向滅亡。

在東方象征著王朝的更迭,這個時期大概是兩百年左右,而在西方則有些不同,西方國家的國祚一般都會比較長,這個上升期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按照大家普遍的理解,英國從是從光榮革命時期才開始崛起的,如果按這麼算的話,從十七世紀迎來上升期,再到十九世紀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這期間過了約兩百多年左右,然後從二十世紀開始衰落,但到了二十一世紀還沒有滅亡,這跟東方就有很大的不同了。

這主要源於歐洲的繼承製,歐洲的國家很多,彼此之間的關係是很複雜的,除了極個彆的鄉下皇帝,比如拿破侖和他侄子,其他的國王或者皇帝往前翻個兩三代也還是皇帝或者國王,但是是哪個國家的就不一定了,一個國家絕嗣了,或者爆發內戰,通常會讓前一個國王退位,然後從更能取得民心的國王的子嗣中挑選一個迎回來當國王。

所以歐洲國家的中央集權傾向不大,權力被地方所掌握,國王就是一個名義上的老大,要類比的話大概就是西周的周天子吧,有一定的權力,可以管手下的人,但是並不中央集權,除非遇上特彆大的事情,必須要國王出麵,不然一般都不會自己去趟那渾水。

即使是像拿破侖那種被整個歐洲群毆了一頓,也就僅僅是割地退位而已,法國也沒有滅亡,拿破侖帝國甚至還在各種派彆輪完一圈後又把帝位還給了拿破侖三世。

國王對於地方的調動能力遠不如東方的大一統王朝,所以國家到了末期通常會出現大規模的起義,罷工,暴動,但是王朝不一定會更迭,因為跟國王無關,國王再昏庸也無所謂,手下的人不一定慣著他。

你換了個國王不把地頭蛇拔掉你照樣還是過苦日子。

像路易十六那種就是純粹的弱智加上運氣非常背才會被宰掉的,法國人民最開始其實還蠻支持他的,好國王聽了壞建議,這是歐洲王室逃避責任的好借口,但架不住有些人腦子就是缺根弦,是他自己把路走死了,到處踩雷,人家給他生路還是那麼不要命,最後的結果當然是被資產階級拿來當平息眾怒的道具了。

其他的國王或者皇帝在遇上顛覆政權的情況時不但不會被視為敵人,反而會成為各方拉攏的對象,國王手上是有近衛軍的,這支軍隊的實力很強,是國王安身立命的本錢,也是各方都忌憚的強大軍事力量,他們的裝備是很精良的,歐洲國家本來就小,人口就沒多少,國王手上的近衛軍幾乎就是戰略級的武器,誰得到了誰就能夠在接下來打的很順,那就自然必須整個尊王攘夷的口號了,不然你怎麼說服國王啊?

所以王朝的更迭是絕嗣了,被迫更換統治家族的情況居多,那這種情況跟東方的就又不一樣了,東方一直是大一統王朝,天下就一個皇帝,你中央集權管理一切,那出問題了肯定是你擔責任了,歐洲的農民起義最多推翻當地貴族,而東方的農民起義一般都是奔著要皇上命去的。

哈布斯堡家族的發家史也差不多就是這個流程,但是到了弗朗茨·約瑟夫一世這一代,日子沒那麼好過了,民族主義的思潮崛起,德意誌帝國的成立都讓奧地利這個哈布斯堡帝國最後的堡壘感到有些壓力山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