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首相,李在贛神魔(1 / 2)





奧古斯特為了趕緊將俾斯麥撈回來,直接讓近衛軍去找俾斯麥,老毛奇此時則是去了另一個方向,這個教堂就是柏林大教堂,為此老毛奇還帶了兩千名近衛軍去當儀仗隊,剩下的近衛軍則全部跑去找俾斯麥。

而俾斯麥本人則一無所知的待在無憂宮中,她是很無憂啊,本來也就是想折磨一下奧古斯特,這麼久活都是自己乾的,她倒好,天天想著她的巡回演出,當偶像女皇啊。

俾斯麥覺得這樣不行,在她的想法中,德意誌帝國現在這個擴張的程度已經可以說是在東西方的前列線上左右橫跳了,雖然現在英國的核心戰略還是親德國,但是如果再擴張問題就大了。

加利西亞的問題也還沒解決,怎麼說還得再繼續談判,德國不能把它吞並了,這樣會引起很大的問題,特彆是會刺激到沙俄敏感的神經,它也控製著大量波蘭人的核心地區,不想引起地緣衝突的話還是得想要個更好的辦法,比如設立總督府,搞民族自治之類的。

不過假都請了,等奧古斯特回來給她個驚喜也好........

而且看奧古斯特的那樣子,肯定是太得意忘形了,把跟自己的約定都忘記了,但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在俾斯麥看來,無論怎麼樣奧古斯特都是自己的,誰也搶不走,自己想要的東西還沒有得不到的。

她想要當上首相,她就能夠當上首相,她想要德意誌統一,她就能夠實現德意誌的統一,對比起來,隻不過是得到奧古斯特,這種簡單的事是她隻要略微出手就已經是這個分段的極限了。

像什麼瓦倫蒂娜,那根本就不夠自己打的,而且最近還染上了,折磨軍工組織的壞毛病,天天不著家,對於攻略奧古斯特這檔事,俾斯麥女士有著一套完整的流程。

根據幾個政府內親信的暗示,最好打動人心的辦法就是要在戀愛場上表現出跟日常中不太一樣的感覺,俾斯麥雖然對這種事情嗤之以鼻,但是也不得不真香的嘗試一下。

所以俾斯麥在完成目標之後並不著急,還要表現的有點不在乎,最好再來點弱勢的感覺,奧古斯特雖然不是很正經,但是她好歹也是個君主,有點強勢不是很正常的嗎?

而俾斯麥則表現出半推半就的感覺,誰能想象到,在政治場上永遠掌握主動權的俾斯麥,居然在奧古斯特麵前表現的小鳥依人。

就像大家平常時都認為俾斯麥是最戰狂的那一個,畢竟指哪打哪不都是俾斯麥嗎?

但事實上,俾斯麥才是最愛好和平的那一個,指哪打哪的是奧古斯特,俾斯麥最開始是不願意拆分掉奧地利帝國的,對阿爾薩斯洛林地區也並不是很渴望,更不想吞並盧森堡,畢竟最開始,所有人都認為英國會繼續維持大陸均勢政策。

結果莉莉安改變航線之後,整個帝國走向了一條新的道路,從歐洲抽手給了德國統一德意誌的大環境,這是偶然事件,俾斯麥畢竟還隻是人,她又不可能預測未來,在當時的情況還是奧古斯特堅持才最終統一了大德意誌。

奧古斯特基本上全部都賭贏了,她賭中了法國與英國政府的妥協,以小博大,但是這種好運總會到頭的,戰爭隻會帶來毀滅與死亡,現在所有得到的一切都有可能因為一場戰爭而灰飛煙滅。

她是一個已經發了財的賭徒,隻想守住自己得到的財富,但是德意誌的前途還未可知,目前來看前方依然十分的混沌。

俾斯麥很清楚未來德國可能會發生的事情,隨著奧古斯特的名譽以及聲望的不斷上漲,現在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狀態,整個德國找不出第二個可以對標她的人物,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奧古斯特所創造的奇跡很有可能被曲解。

比如現在德國最經典的那一句話,“隻要德意誌擁有奧古斯特,我們就永遠不會失敗。”

這是很有誤導性的,她又不是神,德國有她又能怎麼樣,奧古斯特又不是劉秀,她可不能來一招天降隕石,直接把對麵砸懵,這太扯淡了,而且也不切實際,將所有的功勞歸功於一人肯定是有問題的。

正因為她知道,所以她對未來那是十分擔憂啊,當然那都是以後的事情,現在她就像躺在椅子上感受歲月靜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