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老美不安分(1 / 2)





這場世界博覽會屬實是好好的向全世界炫耀了一下大英帝國的強大,在奧古斯特的利誘沒有威逼之下,德國成功的從英國搞到了一台型號比較久遠的差分機。

奧古斯特雖然很想從政府部門直接挖一台最先進的回德國,但是莉莉安表示你在想屁吃,直接就給她扔回去了,所以沒辦法,二手貨也不是不能用,拿回來慢慢研究吧。

大部分國家對英國目前的發展都是持十分震驚的態度,連大明的使團來過英國後都無不感歎英國國力之強盛,隻有一個國家對英國展示出來的東西露出了不屑的表情,那就是美國的使團。

林肯的能力超乎了奧古斯特和莉莉安的想象,由於美國南北戰爭的提前結束和林肯的成功當選,美國這幾年的工業水平跟坐了火箭似的連續高升,英國展出的東西並不是最先進的,美國使團表示,“英國保留的太多了,我們沒能看到大英帝國真正的工業實力。”

不是他們囂張,他們真這麼想的,英國展示出來的這些玩意,他們全都有了,不過由於美國是個邊緣小國嘛,所以他們說的話基本上也沒什麼人在乎。

但是奧古斯特知道美國現在是個什麼情況,在南北戰爭過後,奧古斯特把美國當成了工業品傾銷的市場,頭兩年還能賺的盆滿缽滿,但是當美國恢複過來之後,情況就變的越來越不對勁起來了。

德國在美國的生意沒那麼好做了,聯邦政府開始呼籲全國都購買國貨,要支持國產,然後美國人民還真就開始支持起美國的本土貨了,雖然德國的質量好,但是大部分美國人還是選擇國產貨。

本來德國製造可以壟斷幾乎整個美國的,現在被擠了一部分回來,隻能搶占半個市場了。

林肯在美國的地位跟華盛頓和傑斐遜基本上差不多,已經是美利堅的新神了,當然這跟美國的媒體發揮的作用也脫不了關係,現在共和黨人完全掌控了參議兩院,基本上已經無敵了,理論上隻要林肯想要當這個總統,他連任四屆都不成問題。

他的手腕也比歐洲國家想象的要高明,美國的商品正在逐步的走向世界,他們的糧食價格不高,在整個歐洲都很暢銷,甚至連英國都進口,這個沒辦法,現在還在發展的窗口期,大量的人口在帝國聯邦內流動了起來,不進口糧食根本就不夠用。

為了向歐洲傾銷糧食,林肯逐漸的帶領美國從孤立主義走向了國際主義,他的目標比想象中的要大,他有著將美國打造成世界農田的決心。

眼下美國在歐洲還有一個競爭對手,那就是目前的歐洲糧倉,俄羅斯帝國中的烏克蘭。

而美國還沒有苦惱多久,一場戰爭就幫助美國解決了這個問題,那就是克裡米亞戰爭。

克裡米亞戰爭剛打完,俄羅斯與英法之間的關係降至冰點,由於德國將列車炮借給英法這件事情也引起了俄羅斯的不滿,德俄的盟友關係出現了一些間隙。

美國靠著這個機會狠狠的大賺了一筆,而得到的錢又可以反哺工業,隻要美國的製造業發展起來了,那麼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而現在的老美算是有點小成績了,莉莉安和奧古斯特對此都感到不安,美國的領土麵積不小,七百多萬平方公裡,而且大部分都是可以利用的平原地形,還有很多條大河,這些土地給了美國極其強大的發展空間。

而且幾乎什麼資源都不缺,要啥有啥,就算沒有阿拉斯加,美國本土的資源也多的離譜,什麼石油天然氣,老美本土跟批發的一樣,隨便一個油田就夠德國饞的了。

現在德國的石油基本上就隻能等那漫長的海運從美國買,要麼從俄國買,德國本土基本不產石油,海外領土運的話路程太遠了。

目前能夠讓莉莉安感到安心的就是美國的常備兵力隻有十三萬左右,而且裝備奇差,用的還是老古董,海軍基本上也沒幾艘船,工業方麵還沒有對英國實現反超,英國仍然是世界霸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