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意大利:還有這種好事(1 / 2)





本來吵吵鬨鬨的各國代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場麵一度十分尷尬,他們都有一個共識,就是絕對不能惹莉莉安生氣,如果敢在非洲的問題跟莉莉安抬杠,哪怕不是覺得自己命太長了。

莉莉安則天真無邪的用纖細的手指敲打著會議室的桌麵,“彆光看著我啊,你們繼續談嘛,不用把我放在心上。”

這家夥絕對是來拱火的.......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這麼想到,其他人還好說,話說為什麼隻有莉莉安是親自來的,其他國家的君主跑哪裡去了。

會場安靜了幾分鐘後,俾斯麥覺得這樣不行,全都不說話了那這會還開個屁啊,到處煽風點火的機會都沒了。

“在座的各位也知道,近期各個國家的探險團隊和勘探公司都開始往非洲發展,為了避免歐洲諸國的糾紛和內耗,維護世界和平,我希望我們能夠坐在談判桌上瓜分非洲,到時候也就不需要為了這點小事傷了大家的和氣。”

說著,俾斯麥攤開了一張巨大的非洲地圖,上麵標注了目前已經在非洲進行殖民的國家站點以及勢力範圍,整個非洲還有大量的土地沒有被列強瓜分。

大家聽鐵血宰相這麼一說,更不敢主動索要非洲的地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選擇先站隊。

意大利、丹麥、俄羅斯站隊德國,美國和西班牙則站隊法國,剩下的基本上站隊英國,大明投了棄權票,他們表示對非洲不是很感興趣,蠻荒之地,全是沙子,有什麼好的,想不通這幫西方蠻子怎麼對這種地方這麼感興趣。

最終還是法國先下場的,沒辦法,非洲最強大的國家必須做點表示出來,法國直接從利比亞往下畫了一條直線下來,到了差不多剛果那個地方的時候應該轉彎,拐到西非那邊去。

眾人一看直呼牛皮,這法國佬想把除了英國殖民地的所有北非都劃進自己的勢力範圍裡,可怕,太可怕了,怕是有點太囂張了。

張伯倫盯著法國外交部長,你tm敢不敢重申你的領土訴求,我給你一個重新發言的機會。

這法國佬太囂張了吧,英國也確實想給法國一些領土,但是不能給這麼多,你以為你是我啊,還想獨霸北非了?

張伯倫肯定是不可能同意這種領土訴求的,你咋不把埃及也拿走算了,法國去北非那是使命必達,英國去埃及還得兜一大圈,等蘇伊士運河正式開通之後,埃及隻會更加重要,法國的殖民地怎麼能直接跟英國貼上呢?

這絕對不行,必須找幾個國家來牽製法國。

張伯倫直接否決了法國代表的要求,他的理由是,“法國不能獨占整個北非,這樣有些國家會因此而傷心,為了歐洲和平,我們需要一個更加妥善的分配方式,特彆是利比亞地區,我認為這個地區有待商榷。”

利比亞這個地方,說關鍵也有點關鍵,因為它本來是屬於奧斯曼帝國的,但是吧,奧斯曼現在山河日下,對利比亞的控製力越來越弱,根本沒辦法進行有效的統治。

而且奧斯曼現在連貸款的利息都還不起了,再加上埃及和蘇丹又倒向了英國,利比亞直接成了一塊飛地,奧斯曼的海上力量又弱的一批,彆說西邊的神棍,差一點的可能連羅馬尼亞的海軍都比奧斯曼海軍強。

法國現在複興的速度很快,再加上拿破侖四世登基之後做出了一些比較正確的改革,比如農民一直抵製的繼承法就被拿破侖四世取消掉了,當然這倒不是因為拿破侖四世有什麼深謀遠慮。

隻是他隻是單純的閒得蛋疼去對比了一下德法雙方的憲法,然後把德國的帝國憲法給抄過去了。

而這歪打正著的解決了法國國內的政治混亂問題,因為德國的帝國憲法中寫到了,皇帝是一切事務的仲裁者,而帝國宰相是帝國唯一的大臣,在政治上負全責。

法國作為一個早期的民主主義國家,政治混亂和內閣不穩定的情況導致了它做很多事情都半桶水,比如海軍和陸軍的問題,農業和工業的問題,政府的反應速度太慢了,沒辦法立刻根據時代的變化做出判斷,法國政府天天都在擔心選票的問題,那肯定沒辦法辦大事了。

在這個激烈變革的時代,民主國家必須擁有一個穩定的政府,就像美國那樣,一屆政府要乾就能直接乾四年,你覺得不能乾你特麼一開始就不要選,搞個不信任投票出來那政府怎麼辦事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