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扶不起的奧斯曼(1 / 2)





柏林會議結束後整整一年的時間俄羅斯都在進行戰爭計劃,亞曆山大二世等這一刻已經很久了,俄國預計投入十六個軍的兵力,總共七十二萬大軍。

而奧斯曼這邊在柏林會議之後也一直害怕著俄羅斯帝國或者意大利王國會對自己發起戰爭,一年多的時間也在整軍備戰,但是它就沒有俄羅斯那麼順利了。

在1874年初,奧斯曼帝國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相繼爆發了起義,並很快波及到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開門,許多地方因為不滿奧斯曼帝國的統治相繼爆發叛亂。

這本來不算什麼大事,同樣的事情在奧斯曼幾乎每天都在發生,這一次隻是規模稍微大了一點而已,就算奧斯曼帝國垂垂老矣也仍然是一個帝國,它還沒那麼容易完蛋。

如果這點問題就能擊垮它,那俄羅斯也不至於跟他打將近四個世紀還未能決出勝負了。

俄羅斯在1874年的2月得到了德國的保障,如果目前局勢不利於俄羅斯,那麼德國將會負責幫助俄羅斯處理好之後發生的事情,並保障俄羅斯的利益。

此時匈牙利王國跳了出來,宣稱如果俄羅斯敢向多瑙河進軍,那麼匈牙利也會加入進戰爭幫助奧斯曼軍隊對抗俄羅斯軍隊。

這就讓俄羅斯納了悶,小子你怎麼這麼囂張啊?是誰給你的底氣?英國人嗎?

而結果的確也是,匈牙利在戰爭爆發之前得到了英國人政府的支持,以塞西爾為首的內閣認為匈牙利王國是歐洲均勢的一部分,而其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爭將會使得巴爾乾地區的力量天平徹底被打破。

俄羅斯將一家獨大,英國對於匈牙利的保障其實也算是在幫助奧斯曼帝國了,這也令亞曆山大二世心生退意,在他看來現在的局勢無疑是在重蹈克裡米亞戰爭的覆轍。

直到那件事情的出現徹底扭轉了英國內閣的判斷,準確來說是扭轉了莉莉安的判斷,這件事情嚴重到什麼地步呢?

莉莉安親自去了一趟伊斯坦布爾,見到了奧斯曼大維齊爾,也就是奧斯曼帝國的二把手,帝國首相默罕默德·帕夏。

其實在來這裡之前,莉莉安給奧斯曼蘇丹寫過信,但是一直沒能得到回信,莉莉安打算親自去一趟奧斯曼帝國。

但這又引起了帝國戰爭部的反對,就連社民黨黨內都出現了反對的聲音,主要還是莉莉安現在的身份和地位根本不能去奧斯曼帝國。

在歐洲人看來,那裡就是野蠻的地區,而事實也的確是如此,莉莉安來到托普卡帕宮,蘇丹的住所,但是卻沒能見到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反而是帕夏在這裡恭候莉莉安。

“你是大維齊爾?穆拉德人呢?我要見他。”

帕夏有些緊張的說道,“陛下,蘇丹他目前見不了您,他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病,現在是由哈米德先生代為攝政……”

“好吧帕夏先生,你應該知道我為什麼會來到這裡,在保加利亞發生的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我記得我警告過你們了,英國會幫助你們解決問題,那這場屠殺是怎麼回事?你們的要求我不是已經同意了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