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尬聊(1 / 2)





“未來啊。”

無論是哪種未來感覺都不是很適合自己的樣子,不過未來的事情就留給未來的自己吧,自己也是任重而道遠,對於德國的未來奧古斯特還有很多想法,隻不過這些想法都需要一些前提。

不知不覺之中,奧古斯特的思想都越來越偏向理想主義了,她本來是個很現實的人,隻不過現在稍微變了一點。

“那份條約是你想出來的吧?希臘人怎麼辦?或者說生活在安納托利亞半島上的希臘人怎麼辦?他們肯定會選擇繼續戰爭的,希臘跟土耳其的血海深仇不是一紙條約就可以化解的。”

“我知道,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你猜我的頭銜是用來乾什麼的,這個神聖就是這個時候用的。”

莉莉安將結論指向了教會,“條約上雖然是說將君士坦丁堡交給教會,但是不能以羅馬教皇的名義,東正教是沒有教皇的,也沒有羅馬教會有錢,當初庇護老賊願意到倫敦給我加冕也是因為我跟他說了這件事情,雖然說是給東正教的,但實際上其實是給天主教的,這樣梵蒂岡的那幫家夥也不會說什麼。”

“那跟希臘人有什麼關係?”

“將希臘人從土耳其的領土上移民回希臘,再將巴爾乾半島上的土耳其人移民回土耳其,這是我能想到的解決巴爾乾半島問題的方式。”

土耳其和希臘,希臘人得到了大量土耳其人的土地,在戰爭中,希臘人對土耳其人那是絕不手軟,能突突絕不留活口,為了防止戰爭再次發生,莉莉安要求天主教會和東正教會出手,解決移民問題,東正教肯定是沒辦法的,最後得到君士坦丁堡的隻可能是天主教會。

至於教會他們的矛盾在這個時代其實已經不算那種特彆尖銳的玩意了,讓他們自己去折磨去吧。

這上百萬的移民需求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難以承擔的,就算是不列顛帝國也拿不出那麼多錢來幫助這些移民,不列顛帝國都沒辦法,那其他國家就更不用說了,誰會為了這種地方掏錢啊?

所以還不如賣給教會,那些個教會此時也想提升一下自己對世俗的影響力,這件事情就可以幫他們達成目的。

天主教會還買了幾個港口,剩下的部分就跟柏林會議上說的差不多,港口現在也是非軍事化了,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對所有通行的船隻統一收費,而英國隻履行保護的職責,並不對他們的官員進行乾涉。

這樣就好了,這樣已經是莉莉安能夠想出的最好的辦法,她不可能去強求希臘人和土耳其人立刻就能放下仇恨,畢竟雙方都互相殘殺過,幾百年的恩怨肯定沒那麼容易消除,無論有什麼樣的理由,殺人這件事情是絕對不能正當化的,虐殺絕對是錯誤的。

雖然仇恨沒有結束,但是戰爭卻不會再來臨了,或許在未來,他們的仇恨會迎來終結,一切的仇恨,一切的死亡與史詩都隨時間而逝去,留給人的隻有史書上短短的幾行字。

“如果諾貝爾和平獎能頒給你就好了。”奧古斯特說道。

“我對那種東西沒興趣,諾貝爾和平獎總是提名那些奇奇怪怪的人,如果你願意給我頒個和平獎,說不定我還會偷偷開心一下。”

奧古斯特:“和平啊……我才沒資格給你頒獎呢,德國是靠戰爭統一的,我都還沒想好該怎麼對待法國呢……拿破侖四世這個家夥雖然看上去呆呆愣愣的,但在政治上的運氣倒是還不錯,也可能是他故意給人一種很好說話的錯覺,但我對德意誌的未來感到擔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