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軍國主義後遺症(1 / 2)





為了處理好這件事情,也順便給保加利亞上點壓力,俾斯麥也懶得編那些有的沒的官話混淆視聽,在她看來這件事情德國就可以平衡好,大不了就是像之前說的那樣取一個折中的值。

俾斯麥還就是那個想著平衡,她必須給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但是這勢必會犧牲保加利亞的利益,不過那也無所謂了,俾斯麥不在乎保加利亞的想法。

斯塔姆博洛夫對於這位鐵血宰相還是很清楚的,她從來心直口快,但又不會留下破綻,現在她既然這麼說了,那她肯定就是打算這麼做的,作為經曆過俾斯麥這個時代的人,她很清楚這位鐵血宰相會在什麼時候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俾斯麥的威脅很能牽動斯塔姆博洛夫那纖弱的神經,他已經為戰爭的事情頭疼很久了,保加利亞國內出現了很多起兵變,甚至前線和宮廷裡麵都時不時的傳來一些不好的消息,斯塔姆博洛夫在保加利亞人眼中是一個很強勢的首相,甚至連保加利亞大公斐迪南一世都覺得這個家夥太強勢,不受自己的控製。

他對內采用恐怖手段鎮壓此起彼伏的反國家陰謀和兵變,致力於幫助保加利亞獲得獨立和自由,他也是堅定的反俄分子,他對沙俄在保加利亞的控製權感到不滿,當初他扶持斐迪南一世就是為了遏製沙俄在保加利亞的勢力擴張。

但是現在斐迪南一世才剛當上大公,連一個政令都還沒有發布,以他為核心的政府還沒有構建完成,軍隊就已經接管了國家,開始了這場一年左右的戰爭,巴爾乾戰爭可不存在什麼聖誕節停戰之類的,他們的戰爭血腥殘暴,就是最原始的廝殺。

斯塔姆博洛夫氣憤的說道,“你們想要乾涉巴爾乾戰爭嗎?請彆忘記德意誌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的約定,你們承諾不會摻和這場戰爭,我們也遵守約定沒有跟羅馬尼亞起衝突,你們還想怎麼樣?”

在他看來,巴爾乾戰爭跟德國有個屁的關係,你們給羅馬尼亞支援就算了,現在還想乾涉保加利亞跟希臘的戰爭,真是氣煞我也,小國難道就沒有尊嚴嗎?小國就要被大國玩弄嗎?

確實……

好吧,要不是英國人和俄國人的那些破事,她才不想管巴爾乾戰爭呢,但otl世界線中,德國即使在巴爾乾沒有利益,也沒有參與巴爾乾戰爭,卻仍然被列強裹挾著走上了談判桌,現在德國真的在巴爾乾有利益,那還能怎麼辦?除了上去跟那些神棍掰扯有的沒的,除此之外也沒有彆的選擇了。

比起英國那個世界霸主的位置,德國這個世界第二的位置更難受,世界霸主是拉仇恨,但是英國的籌碼很多,光是馬前卒就有不少,比如印度軍團,澳新軍團,加拿大皇家衛隊等等,英國給他們爆金幣,那這些海外帝國也會維護英國的世界霸權。

說到底還就是那個把權利收上來,把錢散下去,你當老大可以不是最強的,可以不是最聰明的,甚至你啥也沒有也可以,但要給人家盼頭,跟著你混是有前途的,搞清楚這個人家才會對你死心塌地。

英國可以玩這個,那德國呢?指望法國人?開玩笑,法國人現在都要搞個賠款回收計劃,成天等著爆德國金幣,歐盟最大的債權國,萬一再出個像戴高樂那樣天生反骨的領導人,那要是學美國佬加個息,通貨膨脹一下,股價再跳個水,德國就要準備開始奮鬥了。

德國能靠的隻有自己,反正奧古斯特絕對不想跟法國再掐一架,索姆河和凡爾登忒可怕了,現在法國人精神高度緊繃,兵役都從兩年延長至三年,頗有一種你敢來我就敢跟你魚死網破的魄力。

所以增加開戰的成本,迫使其不敢隨意開戰,然後再想辦法化解矛盾,這才是最上策,總想著塔塔開的結果大家都很清楚,除了給海的那邊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刷世界霸主通行證外,好像得不到什麼實際的結果。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這條定律被大部分的政治家奉為圭臬,但是這並不適用於目前的德法關係,就算德國給法國撒幣,法國在很多領域跟德國合作,但民間普遍都不認可這層關係,雙方的國民都認為孚日山脈的另一邊是敵人,腦子裡光想著塔塔開了,至於開戰帶來的後果,會造成多大的損失,德法雙方會死多少人,失去多少財富,會給普通人帶來多大的災難,這些都不重要。

他們隻想著戰爭,認為這種戰爭能夠使他們富裕起來,認為這可以使世界重新洗牌,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富人和政客是不會上前線去送死的,就算國家贏得戰爭,普通人除了望著身後的皚皚白骨,以及麵前殺死的陌生人之外什麼都不會得到,而萬一失敗了呢?更強的一方能保證一定能摧枯拉朽的贏得勝利嗎?這都不可能,世界上從古至今從未出現過未嘗一敗的將軍,也從未出現過無敵的軍隊。

強如拿破侖威靈頓,他們也吃過敗仗,東方號稱兵仙的韓信,千古無二的楚霸王,他們也不是沒打輸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