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德國軍隊藥丸?(1 / 2)





坦克這種陸戰之王完美的融合了裝甲、火力以及機動性,在這個時代,坦克這種東西那就是降維打擊,一個師的火力都不一定有一個裝甲旅的火力強,而且比起養馬,坦克的成本真的不算什麼,養一千匹馬一兩年的成本都夠造一千台坦克了,

雖然坦克這玩意燒油,而且和平時期確實沒有太大的作用,但是馬每天都要吃和拉,對比下來坦克這玩意性價比不要太高。

而且坦克這種造型的戰車也給了奔馳公司一些設計的思路,本茨本人的思路就是搞一個民用性的坦克車,把周圍那些亂七八糟的裝甲板全部換成其他材質的,再把大炮給卸了,來個降本增效,這樣不就又能搞一個民用的車嗎?

說得好,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情,現在德國的重心還是應該放在軍事上,一號坦克還有許多種衍生性,不過大部分的衍生型都是特彆強化坦克車的其中一個方麵,比如b型一號坦克就是為了減輕重量,火炮直接撤掉,這樣速度和最大航程能夠增加一些,但是火力相對來說就減少了。

c型坦克就是火力加強型的,舍棄主機槍,換成克虜伯公司出品的五十毫米大炮,這樣相當於隻有主炮和駕駛機槍,屬於是特殊情況的特戰坦克。

而且由於大炮太重了以及部分設計原因,搭載這種口徑火炮的坦克炮台的可活動範圍很小,基本上隻能打坦克麵對的那個方向,如果在側邊就根本打不中。

A型坦克也有這個問題,不過因為火炮口徑小,所以搭配上滑輪還是可以動一下的,就是有點費勁。

但是這些問題其實都不算是太大的問題,畢竟設計問題、火力問題、速度問題這些都是可以後麵再想辦法解決的,隻要造出了第一台,就能夠造無數台這樣的坦克,隻不過要將這種劃時代的新武器加入陸軍中,光是奧古斯特拍板沒有用,俾斯麥說的也不算。

奧古斯特覺得好可以這麼乾,但是軍隊就可能會覺得不好,他們要考慮的範圍很廣,畢竟這可是打仗的玩意,肯定不能讓偽劣產品進入軍隊,你要是弄得好那當然可以,但是如果沒有通過審核,你這玩意上了戰場自爆一下,行軍的路上再拋個錨,導致任務沒辦法完成,那這個責任誰來承擔?

而俾斯麥則是不反對,但也沒有表明態度,她對這種新鮮玩意有點抵觸,這種純靠機器來行動的東西在這個時代那可謂是十分稀奇,隨著列車炮的問世,現在德國又搞出了號稱陸地巡洋艦的坦克,這未來什麼載人航空不得整一整?

好吧想的太多了,奧古斯特沒有任何造飛機的想法,根本造不出來,坦克和列車炮能夠搓出來的理由是這些東西都有原型,比如奔馳老四輪車就是照著自行車慢慢改的,蒸汽列車這玩意出來多少年了,隻是裝個超大口徑的大炮而已,坦克這玩意也是用原本的汽車的模型上改的。

但飛機這玩意沒見過啊,奧古斯特也不知道什麼原理,所以也給不出一個清晰的思路,所以造飛機不太現實。

不過那玩意現在也不重要,所以完全不用著急,雖然坦克不能漂在水上遊到英國去,但打穿歐陸問題應該不算太大。

回到國會大廈之後,奧古斯特將坦克納入陸軍的提案提交到了總參謀部,此時的毛奇和羅恩正在軍事學院練兵,接到消息之後還有些震驚,他們沒想到的是奧古斯特居然又給他們搞來了新的玩具。

陸軍已經很久沒有更新過裝備了,主要是最近沒有戰爭,對軍事武器的需求很低,德國現在也不在全世界搞和平的軍事演習,每年訓練新兵才摔幾把步槍啊,軍隊對軍工武器的訂單減少了,為了節約成本,這些年德國的軍工複合體是真的沒錢賺,沒有大規模的仗打了。

沒有需求就沒有市場,軍工的幾個巨頭這幾年也沒有搓出更加先進的武器,沒什麼動力,隔壁法國在積極備戰,他們的軍費連年增加,法械這幾年出了很多新款,比如更大的大炮,更快射速的機槍,以及更多的軍隊。

但德國這邊軍費的比例卻是越來越少,整個國家的錢都拿去修基建和投資了,總參謀部也發愁啊,再這麼搞下去,德國的軍備就要落後於法國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