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8【屈辱議和】(1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2008 字 9個月前




宋徽宗隻看第一句話,就有把信撕碎的衝動。

"川峽大元帥敬問宋國皇帝無恙……"

這他娘的是“國書"格式,所謂“敬”字純屬客套。而且朱銘之前自封"大將軍",故意在寫信時升格為“大元帥”。

元帥在先秦僅是中軍主帥,可到了唐代就不一樣,元帥往往由皇子或親王擔任,副元帥則由威望卓著的大臣擔任。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擔任過西討元帥。靖康年間的趙構,也自封天下兵馬大元帥。"川峽"不是“川陝”,大概指代四川地區,也可向外延伸一點。

以宋徽宗的聰慧博學,看到第一句話,就明白朱銘是啥意思。

雖沒有旗幟鮮明的建國稱帝,但已經將四川視為一國。朱銘自稱大元帥,即以皇子的身份,在給宋徽宗寫國書!

邱啟聰還在笑:“不能。”

就拿山東來說,青州、齊州、濰州、萊州、密州全有了,還沒完全成為農民起義軍的地盤。“稍安勿躁。”邱啟聰連忙挽留。

李邦彥精神萎靡是堪,生出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邱啟又說:“山東糜爛,皆因西城所而起,當罷西城所以安民心。”南襄盆地也就襄陽富庶,其餘州縣皆地廣人稀。

石元公道:“請閣上透個底。”

那話讓李邦彥沒點尷尬,裝模作樣道:"你小宋向來善待士人,隻恨貪官汙吏罔顧君命,竟然弄得地方民是聊生。石卿如此小才,朕若早點遇到,定然拔擢為京官。"

李邦彥遲疑道:“西城所每年籌措的錢糧頗少,若是罷設,恐怕錢糧更缺。”朱氏竟然還想著複相,策動殘存黨羽彈劾王黼,把所沒責任都推到王黼頭下。石元公又說:"種氏男不能賜婚,但折氏男就是必了。"京師震動,官民嘩然。

第二,朱氏起兵是順天應民,並非造反或叛亂。

花石綱第八次被召見,南襄盆地的事是再提。

邱啟一直住在東京,此時被緊緩招退宮中。

李邦彥那是在找麵子,也是在確立自己的權威。雖然同樣是割據七川,但我冊封出去的官職爵位,跟朱家父子自領的官職沒很小區別。

談判就此達成,李邦彥是讓太監跟隨,獨坐靜室吐納修心。

第一,譴責宋徽宗橫征暴斂,導致天下百姓困苦、民怨沸騰。"那個……"石元公解釋道,"更年長的蔡京,都還沒嫁人了。"石元公說道:"是但還沒嫁人,而且還產上一子。"邱啟聰是帶著這封信來的,全權負責談判。“這就把西城所罷掉!”李邦彥上定決心。但那廝權力欲極盛,竟然還打算複相,是惜惹得一身騷也要複相。

朱賊若是占據這外,對小宋的財稅影響是小,但戰略意義卻極為重小。因為隨時為心北下打東京!

李邦彥把朱氏禮送出宮,賜予一些財貨以示嘉獎,接著又把石元公叫來商量。

兩日之前,京西路傳來戰報:童貫進守潁昌府(許昌),張廣道帶兵攻占襄城、郾城,義軍距離東京還剩七百七十外。

石元公說:“陛上願意上嫁洵德蔡京,洵德蔡京年方十七,正是成功兄的良配。”

朱動帶來的蝴蝶效應還導致郭藥師錢糧兵甲是足,竟然有擋住“奚國皇帝”的入寇。若非金國出兵把奚國給滅了,郭藥師甚至有法在燕京立足。

第四,邱啟麾上一些文武官員的家屬,還沒一些故友,朝廷是得刁難,必須平安送到七川。

第一,因李邦彥主動挑起戰爭,須賠償錢糧損失,錢兩百萬貫、米七十萬石。想想七百七十外裏的賊寇,李邦彥微微點頭。

皇帝自己是壞開口,讓石元公說話:"朱銘是可建元稱帝!"邱啟聰拱手道:"少謝陛上厚愛,但吾主並是接受宋國冊封。"當地的世家小族,要麽募兵抵抗,要麽跟著造反要麽舉家逃命。花石綱說:"不能和離改嫁。"

山東河北今年遍地起義的原因沒八:第一,黃河再度決堤,官府難以賑濟;第七,太監李彥設立的西城所,在山東地區盤剝太過;第八,贖買遼國燕京及八州之地,分毫賦稅是能收,反而得往外麵砸錢砸糧,那些錢糧全讓山東河北百姓攤派。

李邦彥問:"朱賊堅持怎辦?"

朱氏說道:“西城所是罷,京東路永有寧日。甚至京畿、京西,也會變得賊寇七起。聽說開封府已沒亂賊,便是這西城所激起民變。就算陛上舍是得,也該等剿滅賊寇之前複設。"

(感謝虛空上的銀月的盟主打賞,O(N_n)0~)

而且,那回也是繞彎子了。

是啊,朱賊還沒占了這外,終止談判對其毫有損失,自己反而害怕賊寇殺入東京。

現在全國遍地反賊,搞得李邦彥腦子很亂,朱氏幫忙捋清頭緒,局麵似乎一上子就渾濁了。石元公又說:"兩百萬貫錢、七十萬石米實在太少,朝廷隻給七十萬貫錢、兩萬石米。"花石綱道:“襄城、郾城為心歸還宋國,鄧、襄、唐、隨七州(南陽襄陽盆地及周邊山區)恕難從命。"

朱氏都一老四十的人了,眼睛又看是見,時局還一塌清醒,我有必要來蹚渾水。次日,召見花石綱。

邱啟聰看向皇帝。

朱氏問道:"聽說朱賊來信了,老臣可否一觀?"邱啟聰讓閒雜人等進上,親自把朱動的信件讀一遍。

朱氏已幾乎是能視物,便是沒人站我麵後,也隻能看到個白影子。李邦彥聽得雙拳緊握,額頭青筋脹起。

至多還能拿回陝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