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童氏辯證法】(1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1600 字 9個月前




張廣道吃了敗仗。

準確來說,是他麾下的水軍吃了敗仗。

童貫和辛興宗慫得要命,明明是來剿賊的,卻死守在武陵河口不出來。

漢江拐了好幾個急灣,流到那裏水勢變緩,泥沙長年累月沉積。而漢江第一大支流武陵水,所帶來的泥沙也往此處衝。多方作用之下,漸漸就形成一個江心洲。

江心洲長四裏、寬四百米,把漢江切割開來,北流最窄處二百米,南流最窄處四百米。

官兵的神臂弓和床子弩,全部布置在江心洲,還臨時製作了一些平夷砲。

張廣道派出戰船,試探性殺過來,立即遭到江心洲的攻擊。同時,官兵在南岸瘋狂射箭,官兵水師也從武陵水中殺出。

三麵夾擊之下,幸好官兵水師拉跨,否則義軍水師必定全軍覆沒。

即便如此,義軍也損失大小戰船九艘,戰死以及失蹤水兵300餘,受傷者更是接近1000人。

之前是辛興宗被地形惡心到,現在換成了張廣道。

雙方就此僵持,都不敢再出動出擊,因為誰進攻誰就會吃敗仗。陸軍再強再多也沒用,這裏純粹屬於水軍的戰場,並且地形因素對戰爭影響極大。

幾條小船從南而來,船上之人皆慌亂焦急。

童貫正在江心洲上飲酒,這裏是最安全的地方,卻見辛興宗坐船把人帶來。

“太師,竹山沒了。”辛興宗低聲說。

童貫端著酒杯,表情完全凝滯,緩了一陣才驚問:“你兄長敗了?”

辛興宗說:“是俺兄弟敗了。攻占房州那群賊寇,派細作在城內放火,趁夜占了竹山城。俺兄長現在被前後堵在山中,恐怕已經凶多吉少。”

童貫之前就接到房州失陷的消息,但不管是有本地人造反,還是賊寇從南邊殺來,數量都不可能太多,他相信派往竹山的勝捷軍騎兵就能剿滅。

竹山城竟然也能被賊兵攻陷?

辛永宗也太特麽無能了!

童貫左思右想,認為此地不宜久留。

他現在占據地利不假,若是賊寇從南麵殺來,被夾擊的就會變成自己。

當天夜裏,童貫組織民夫搬運糧食,全部搬去江心洲的更下遊登船,如此就能防止被賊寇探查到。

花了兩三天時間,分批把輜重運往四十裏外的鄖鄉,接著再回來運送武陵河口的士兵。

那裏的漢江最窄處隻有三百米,且洲島無數地形更複雜!

退到鄖鄉之後,童貫依舊覺得不穩當,因為這裏的平緩地形更多,賊寇可以提前登岸從陸路殺來。

於是搜集所有船隻運兵運糧,一路退到丹江口。

既然已經退到丹江口了,童貫仔細想想,還是去固守襄陽更穩當連忙又帶著全軍往襄陽跑。

至少到了襄陽之後,如果出現意外,逃跑路線也不止那一條。

張廣道雖然不敢進攻,但每天都派小船遠遠觀察敵情。

童貫從岸上轉移軍糧和士兵,夜裏在更下遊登船,張廣道是不可能發現的。

直到童貫全軍撤離後的第三天,負責偵查的士卒,才終於感覺不對勁。因為官兵的幾處營寨太安靜了,而且不再有官兵的戰船往上遊巡邏。

偵察兵麻著膽子駕船接近,依舊沒有敵船來驅逐他。

最後坐船登上江心洲,發現這裏的營寨是空的,隻有許多旗幟還在迎風飄揚。接著又坐船去南岸,營寨依舊是空的,武陵河裏也沒發現敵船。

“怎就跑了?”張廣道想不明白。

明明是官兵占據有利地形,守在那裏把他搞得沒脾氣,怎麽直接全軍溜走了?

徐寧猜測道:“會不會是關勝那邊大勝,童貫害怕被兩麵夾擊?”

“極有可能,”張廣道點頭,下令道,“追!”

當張廣道一路追至鄖鄉縣,發現這裏非但不見童貫大軍,就連鄖鄉縣令都已經逃跑了。

不費吹灰之力,白撿一座縣城。

繼而又追到丹江口,宋代這裏沒有城市,隻有一座商業小鎮。

更往下遊一些,是光化軍的軍城。

光化軍的知軍,帶著軍幕官也跑了。

再往前,穀城縣依舊是空的。

張廣道終於明白,童貫肯定打算死守襄陽。

張廣道率領全軍,在離襄陽三十裏的牛首鎮駐紮。並且派船回去,把大獲全勝的關勝接來,等合兵之後再去圍困襄陽。

關勝在乾嘛?

已經跟李寶合兵一處了。

辛企宗得知竹山淪陷,自己的後路都被抄了,嚇得白天猛攻一場,入夜之後立即開溜。

害怕被義軍發現,他連糧草都不敢燒,隻每人攜帶一些離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