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3【巫師之臨陣詛咒】(1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7569 字 5個月前




:[]

在文化和宗教方麵,西夏一直在學習中國。

不管是大遼中國,還是大宋中國,反正都是西夏學習的目標。

因此,佛道在西夏頗為興盛。

同時西夏又有自己的原始宗教,即自然崇拜、鬼神巫術、祖宗信仰。

西夏每次出兵,必讓巫師占卜。

用艾草燒灼羊胛骨,用竹子敲地並打破,觀察羊胛骨的裂紋,計算竹子破裂的數字,巫師以此來測算吉凶。

還有夜裡牽羊焚香祈禱,再去野外放火。次日早晨殺羊解剖,腸胃通暢則為吉,羊心有血此戰必敗。

又或者用箭矢擊打弓弦,聽聲音來預測勝負,甚至是計算敵人殺來的時間。

李仁義這次出兵之前,也讓巫師來占卜過,而且以上四種方法全部使用了一遍。

占卜結果是:凶!

所以他聚兵於濟桑(古浪),遲遲不肯繼續行軍。後來不得不前進,一路上也小心謹慎,生怕中了明軍的埋伏。

東側又一個山頭,被明軍追趕潰兵而攻下。更南方的山頭上,駐守那裡的西夏兵,遭到明軍的南北夾攻,眼看著是快守不住了。

楊誌主力大軍沒有再前移,反而開始原地防守,分出更多士兵去駐守山頭,因為西夏人也分兵想要奪回。

就在戰場膠著之際,西夏大營的中心,巫師開始了臨陣作法。

西夏《天盛律令》規定,占算和官巫人員,必須攜帶兵甲,隨軍出征作戰。

因此,巫師屬於西夏軍隊的標配,而且一個個甲胄齊備,關鍵時候還能提刀砍人。

甚至還有規定,一旦西夏軍隊戰敗,應當在三日之內殺回去,並抓捕敵方人馬在己方戰敗處射殺。號為“殺鬼招魂”。如果抓不到敵方人馬,就捆草人埋於地,讓士兵以箭射地,算是對敵人的詛咒。

此時此刻,根據逃回士兵的描述,巫師用水和泥捏出火炮模型,甚至還捏出了火槍的模型。

又用施了法術的繩子,將泥捏的火槍、火炮捆起來。

再拿來事先準備好的草人,也用法繩捆紮,跟火槍、火炮模型,一起埋入小坑之中。

巫師開始念誦咒語,隨即手舞足蹈。

西夏士兵圍成一圈,在收到巫師的命令之後,朝那埋葬草人、火槍、火炮的地方射箭。

作法完畢,西夏士兵還在攻打山頭,一次次進攻都被明軍居高臨下殺回去。

巫師對李仁義說:“都統,我已經詛咒了敵人。但敵人的砲有鬼神保佑,不知道這次能否奏效。”

“一定有效!”

李仁義對周圍的將士說:“敵人的那些武器,雖然請來惡鬼附著,但已被廝乩(巫師)下了詛咒。你們都不要害怕,即便是戰死,靈魂也能回到祖宗之地!隻要你們奮力殺敵,就能獲得祖宗和鬼神保佑!”

那些將士很快回到各部,跟其他士兵訴說此事,遭受嚴重打擊的西夏兵,士氣總算是恢複了一些。

丁仲儀說:“勝敗天定,趁著士氣提升,應該主動進攻。否則讓漢兵繼續發砲,士氣又會跌入穀底,一個不好便全軍潰散了。”

李仁義表情嚴肅道:“我也是這般想的,巫祝之事難辨真假,隻能一時激勵士氣。剛才騎兵已經衝到敵軍陣前,可繼續讓騎兵分為三隊衝鋒。步卒不要太顧慮陣型,跟著騎兵快速衝過去,隻要衝到漢軍的陣前,那些砲就不怎麼起作用了。”

楊誌已帶著親兵爬到山坡上,用望遠鏡觀察敵軍大營動向。

李仁義大規模調動軍隊,全都暴露在望遠鏡下。

望遠鏡也是神器,等於給將領開了局部戰場的全圖掛!

西夏那邊有異動,明軍這邊立即做出相應變化。

斜後方山頭的敵人已被夾擊解決,隻剩零星部隊還在負隅頑抗,在那邊攻山的神機營火槍手都被調回來。

虎蹲炮也被抬去明軍占領的山頭,並派遣步兵進行保護,火炮居高臨下,能夠覆蓋戰場,還不怕遭受騎兵舍命衝擊。

“漢兵把砲抬去山上了,這該如何是好?”丁仲儀擔憂道。

李仁義說:“抬去哪裡也得打,避戰已不可能。隻要衝到近處,雙方混戰在一起,那些砲便沒有用處了。不過砲既然抬走了,騎兵就不用衝鋒在前,讓步卒快速殺過去接陣就是。”

數千西夏步兵,由於忌憚槍炮,排列成稀疏陣型,朝著明軍大陣快速逼近。

而其主力部隊,卻沒有跟得太近,就連預備隊都遠遠墜著,這是害怕遭到側麵山頭的炮擊。

如此戰術,純屬找死!

在狹窄河穀用稀疏陣型衝鋒,去跟列成大陣的明軍硬碰硬?

而且西夏預備隊和主力大軍,還跟正在衝殺的前軍脫節,一旦出現敗相都不能及時穩住。

這等於添油戰術給明軍送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