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0【夏將降明】(1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8020 字 5個月前




:[]

街道上百姓在歡呼,西夏使節團卻如喪考妣。

“假的,定是假的!”

回到都亭驛,曹昌庸對眾使節說:“明國或許打了勝仗,奪走和南軍司也是真,但絕不可能斬俘我大夏士卒十餘萬!漢人向來喜歡吹噓,熱衷於誇大戰果,甚至是誇大了十倍來說。”

眾使節紛紛點頭,這個說法還能接受。

李仁禮卻問:“如果大夏軍隻損失一兩萬,晉王會放棄和南軍司嗎?”

曹昌庸瞬間啞口無言,仔細思考後說:“或許晉王隻是暫時退卻,尋找時機再把和南軍司奪回來。”

“也有這個可能。”李仁禮希望如此。

他們沒心情出去玩了,就在都亭驛反複討論,通過露布顯示的簡單信息,來推測還原當時的作戰過程。

純屬瞎猜!

當日下午,二人就被太子召見。

他們直接前往大元帥府,一路上遇到的東京百姓,看西夏使節過來都昂首挺胸。

大元帥府的侍衛,也喜氣洋洋,故意朝使節們擠眉弄眼。

“拜見大明國太子殿下!”二人同時作揖,態度恭敬了許多。

朱銘微笑道:“坐吧。”

侍衛把椅子搬來,兩人心情沉重,再無剛來東京時的從容。

朱銘說道:“來來往往談判太浪費時間,你們可以回蘭州去,隨時跟西夏國主書信來往。我也會派和談使者至蘭州,全權代表大明朝廷。”

李仁禮愈發肯定西夏大敗,小心翼翼問道:“請問大明國的議和要求。”

朱銘說道:“我也不強人所難,石堡寨、藏底河城歸西夏,其餘所占之地皆還給大明。”

石堡寨和藏底河城,皆為戰略要塞。

它們是西夏進攻橫山地區的跳板,也是大宋從橫山殺出去的攔路虎。

整個宋徽宗時期,宋夏交戰的主戰場,便是在這一帶反複膠著。

就拿藏底河城來說,屬於一座新城,是西夏在朱銘考中進士那年修築的。短短三年時間,宋軍就攻破此城五次,西夏損兵折將奪回來五次。

如果不允許西夏保留石堡寨和臧底河城,這次議和估計就彆想談了,西夏是怎麼也不肯答應的。

不僅僅有軍事原因,還有經濟原因。

在崎嶇難行的山區,有五條路線可以行軍,前去攻打西夏的鹽州,因此常說大宋五路伐夏。

而石堡寨和藏底河城,可以阻住大半通道,確保西夏鹽州的安全。

鹽州當然是產鹽的,那是西夏的財政命脈之一!

李仁禮問道:“殿下可是要將兩國邊界,恢複到最後一次夏宋議和之時?”

“不錯。”朱銘點頭。

李仁禮道:“那和南軍司城、古骨龍城就該歸還我大夏。”

朱銘笑容燦爛,反問道:“你覺得可能嗎?”

李仁禮說:“大夏歸還了土地,大明也該歸還城池。”

朱銘問道:“西夏為何願意歸還土地?”

李仁禮無法回答。

朱銘自問自答說:“西夏歸還土地,是因為大明天兵打贏了。大明不用歸還城池,也是因為大明天兵打贏了。你們可以給西夏國主寫信,如果不服,可以不用和談。我大明天兵,很快就能武力奪回會州。明年兵分兩路,一路順著黃河直取西夏國都,一路攻取涼州、甘州、肅州,西夏也不用再歸還橫山了!”

曹昌庸突然厲聲發言:“太子殿下儘可發兵來取,我大夏兒郎定然死戰不休!”

“好!”

朱銘猛拍桌子:“伱們可以回國了,到時候發兵來見!”

李仁禮連忙說:“大可不必!請問太子殿下,之前說的兄弟之邦可還作數?”

“當然作數。”朱銘轉怒為笑。

李仁禮說道:“請太子殿下給些時間,我等立即就給國主寫信。”

二人垂頭喪氣,結伴離開大元帥府。

曹昌庸猜測道:“明國太子氣焰如此囂張,恐怕晉王真的吃了大敗。”

李仁禮說:“做生意還要討價還價,或許能夠多保留幾座寨堡。”

橫山地區遍地寨堡,而且每隔四五裡,就有一座烽火台,多保住幾座寨堡還是可以的。

但有一個前提,即明軍無法繼續取得勝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