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9【趙佶參加農民軍】(1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7489 字 5個月前




:[]

宋徽宗先是混在亂民當中,一路向西北逃。

雖然渾身泡水之後,臉部和雙手露出白皙皮膚,跟那身乞丐衣服著實不搭配。但與他同樣情況的,還不止一個兩個,在混亂當中不怕被發現。

奔出三四裡,宋徽宗就折向往西,鑽進小山溝裡繼續逃。

走走停停,累了便躺下休息,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反正宋徽宗已餓得肚子咕咕叫,而且兩個腳板心都走出了血泡。

夜間便睡在山裡,迷迷糊糊間被餓醒,他饑不擇食挖了些草根吃。

翌日天亮,繼續往西逃,不時通過太陽辨彆方向。

行至正午時分,實在餓得難受,宋徽宗發現一個村落,便想進村去討些吃的。

倒不用再偽裝什麼,風餐露宿還睡地上,全身都變得臟兮兮。而且皮膚多處被芒草割傷,鮮血流出來染上塵土,披頭散發還真像個叫花子。

可他連一個破碗也沒有,村民也被盤剝得極為窮苦,從村頭走到村尾也無人肯給口飯吃。

宋徽宗從懷裡摸出一條玉束帶,那是他換衣服的時候,脫下來順手塞進懷裡的。

玉為圓形,中部鏤雕龍紋,邊沿為聯珠紋。

龍在宋代還不是皇家專屬,民間有大量龍形器物,比如龍紋銅鏡什麼的,不怕因一條束帶被認出身份。

南方地區重視教育,這山村竟也有村塾。

宋徽宗聽到朗朗讀書聲,手裡拽著玉束帶便過去,在教室門口整理衣襟作揖:“叨擾學究了!”

這是個上了年紀的夫子,讓學生們自己背誦課文,起身過去回禮:“聽朋友的口音,似是北方人?”

宋徽宗回答說:“在下祖籍河南府,前番在杭州監酒稅,大兵進城後燒殺搶掠。在下喬裝打扮,攜家人慌忙逃走,中途卻是失散了。行至此地又累又餓,想請夫子給一口吃的。”說著又拿出龍紋玉束帶,“此乃長輩所贈,餘身無彆物,隻能以束帶報答。”

老夫子不疑有他,讓老妻弄些吃的來,說道:“都是讀書人,一頓餐飯而已,不必給什麼報酬。”

宋徽宗說道:“還是要給。在下欲往寧國投奔友人,一路並無盤纏,就以此玉帶換些銅錢。”

老夫子也不再拒絕,他仔細觀察玉束帶,發現不僅雕刻精美,而且帶子也屬上乘錦緞,嘀咕道:“如此貴物,老夫卻是買不起,把這幾間屋子抵了都不夠。”

“隨便給些錢財便可。”宋徽宗說道。

老夫子從家裡拿出幾貫銅錢,似乎覺得過於寒酸,又從房梁上取下兩條臘肉:“實在慚愧,家中隻得恁多了。”

“足夠了。”宋徽宗心情激動。

老夫子又翻出一個行囊,將銅錢和臘肉裝進去,開始跟宋徽宗聊詩詞文章。

這個屬於宋徽宗的特長,不但當場寫詞相贈,還用筷子擊打桌沿,把剛才那首新詞唱出來。

老夫子大為震撼,對宋徽宗欽佩不已,說道:“以先生之才,必為國家棟梁,竟然隻能做監酒稅。那昏君有眼無珠,親小人,遠賢良,盤剝無度,殘害百姓,合該國滅身死!先生不必再逃,回去投奔新朝,定能獲得重用。”

宋徽宗老臉微紅,解釋說:“攻陷杭州的明將,不知約束士卒,亂兵四處燒殺搶掠。吾實不願回杭州,先去投奔友人再說。”

一頓飽餐之後,老夫子又請他留下墨寶,把剛才那首新詞給寫下來。

宋徽宗不敢寫瘦金體,硬著頭皮用行書寫就,然後背著包袱作揖告辭,出村之後連忙瘋狂奔跑。

下午出山往西南走,半夜終於來到一條河邊。

他忘了索要生火工具,身上也沒有刀子,餓了隻能抱著臘肉生啃。

早晨醒來開始拉肚子,拉得近乎虛脫,躺了小半天終於緩過勁來。然後繼續生啃臘肉,腳步浮虛沿著河水前行。

中途遇到一個農夫,宋徽宗問:“俺迷了道路,這條河是甚河,前麵是什麼縣城?”

農夫根本沒看他,彎腰鋤地說:“這條河叫南溪,前頭再走幾裡是臨安。”

“多謝!”

宋徽宗繼續蹣跚前行,至傍晚終於看到縣城。

他遙望城牆嘀咕道:“臨安,臨安,或許可臨時安穩,何日方得長安呢?”

當晚便在河邊睡覺,來往路人見了,隻當他是乞丐,也無人來尋他麻煩。

天亮之後,他又找人問路,得知前往睦州是往南走。

在丘陵山區轉了兩日,估計腸胃已經適應,竟然沒有再拉肚子。

宋徽宗正在生啃臘肉,忽然聽到嘈雜聲,連忙把臘肉放回包袱中。

隻見數十農民從山穀中鑽出,人人拿著農具做武器,還有人扛著麻布旗幟,風風火火朝他殺來。

宋徽宗嚇得雙腿發軟,一時間竟忘了逃跑。

農民軍從他身邊路過時,還有人撿起一塊小石頭,塞到宋徽宗手裡說:“都是苦命人,快隨我們去投李大帥。狗皇帝已被殺了,不要害怕官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