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6【連夜追擊】(1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8968 字 5個月前




:[]

被童貫留在福州守城的,是兩浙馬步軍副總管楊應誠。

而楊應誠的一母同胞兄弟,正是在衢州認出宋徽宗的楊應諺。

童貫剛剛離開福州城,楊應誠就對兒子楊韶說:“你去閩安鎮聯絡明軍,就說我願獻福州城而降。”

“父親為何不拿下童貫再降?”楊韶問道。

楊應誠搖頭:“他有防備的,我手裡的兵太少,還得提防那些廂軍和新軍突然兵變。”

福建的軍隊情況極為複雜,楊應誠手裡全是浙江兵,年初的時候跟隨童貫一起到福建剿匪。

這些浙江兵聽說老家被明軍攻占,一個個都鬨著要回去。

童貫害怕發生兵變,就把浙江兵分為三部分。

一部駐守汀州,一部駐守建寧,防備逃進山裡的反賊再殺出來。並且童貫還承諾,等他回福州募兵之後,就把這兩部浙江兵帶回老家。

剩下一部,歸辛興宗統率,之前跟隨勝捷軍一起去打建州。

而楊應誠身為兩浙馬步軍副總管,竟被搞得一個浙江兵也沒有,反而統領著兩三萬福建廂軍和新募鄉兵。

童貫現在的倚仗,是五千和尚兵。

他見福建遍地是寺廟,於是征募年輕和尚入伍,親人越少就越受優待,全家死絕的可直接做軍官。

楊應誠無法掌控部隊,童貫又有和尚兵保護,隻能任由其連夜逃離福州。

“將軍,抓到一個細作,自稱是福州守將之子!”

“帶過來。”

楊韶見到李寶的第一句話,就是:“將軍請速速發兵,童貫已帶著皇帝和官員逃跑,福州城內守軍有錢無糧恐鬨出大亂子。”

“有錢無糧?”李寶反而不關注童貫。

楊韶解釋說:“童貫派兵洗劫海商,搶到大量財貨,扶持新君登基之時,將這些財貨賞賜給軍士,還趁機又招募大量新兵。但將士拿到了錢財,城內卻沒有足夠糧食,如今米價已漲到三千五百文一石!”

李寶立即明白自己的敵人是誰,不是逃跑的童貫,更不是傀儡皇帝,而是好幾萬沒飯吃的福建兵!

不解決糧食問題,李寶根本沒辦法在福建立足,除非他能像童貫那樣不顧百姓死活。

福建本來就山多地少,糧食產量極低。童貫在此剿匪大半年,好幾次下令征集軍糧,已把底層百姓的糧食征乾淨了。

李寶問道:“糧商可在囤積居奇?”

楊韶搖頭說:“本地糧商也沒糧了,童貫雖沒有明搶,卻逼著他們低價出售,不肯賣糧的就是勾結賊……勾結大明。就連福州城周邊的士紳,也被童貫帶兵強征糧食,稍有反抗就以通賊之名捕殺。”

“最近的糧食能去哪裡搞?”李寶又問。

“泉州!”

楊韶不假思索道:“那裡還未遭遇兵災,而且不僅士紳商賈有糧,廟觀裡更是堆積大量糧食。開元寺、少林寺等廟宇,不但兼並土地無數,還把持著內河生意,常年向那些海商供貨。”

“童貫為何不搶泉州寺廟?”李寶問道。

楊韶回答道:“聽說兩浙被大明攻占,童貫也派了幾千兵去泉州征糧,被各寺聯合組建的僧兵打回來了。”

李寶驚訝道:“童貫的兵,竟被僧兵打敗了?”

楊韶解釋說:“泉州大小寺廟無數,僅最大的那幾家,僧兵加起來就上萬!其實福州的寺廟更多,但童貫大軍在此,他們不敢反抗,主動提供了一些糧食,童貫也就沒有再撕破臉劫掠。”

李寶又詢問楊韶的情況,吩咐道:“讓你父親安撫城內士兵,對那些士兵說,不日就有軍糧運至,誰敢兵變不但是死罪,連家人也彆想買到糧食。還有,立即搜羅內河船隻,俺要帶兵去追擊童貫!”

楊韶有些為難:“福州城外的船隻,辛興宗出兵時帶走一批,剩下的全被童貫帶走了。”

“能搜集多少是多少!”李寶說道。

半個時辰後,李寶率一千人進城,後續部隊正在陸續趕來。

楊應誠對此佩服不已,換他絕對不敢直接進城,萬一守軍有詐設置埋伏咋辦?

李寶之所以膽子那麼大,是因為他把宋徽宗乾失蹤了。

一個失去皇帝的偏安小朝廷,童貫怎麼可能鎮得住軍隊?到現在還沒有兵變,隻能說童貫有兩把刷子。

李寶直接問:“船隻弄到多少?”

楊應誠道:“隻剩二三十條小船,每條船最多坐十幾個人。”

李寶又問:“城內有多少兵?”

楊應誠道:“三萬七千多,全是廂軍和新募鄉兵,帶出城去連土匪都打不過那種。”

李寶再問:“福州有多少寺廟?”

楊應誠說:“三四百座吧。”

當然不止三四百座,正規寺廟(不含道觀、不含淫祀)就有539座。農家男丁成年之後,紛紛跑去做和尚,有官員說二分之一當和尚,也有官員說三分之一當和尚。

就連童貫在福州組建部隊,也大量招募和尚兵,隻要他不去劫掠寺廟,住持就願意主動送和尚入伍。

李寶說:“給俺幾個本地人做向導,俺要立即帶兵追擊童貫!”

楊應誠提醒道:“童貫是坐船走的,在下隻搜集到二三十條小船。”

“夠了,閩安鎮還有一些河船。”李寶說道。

在楊應誠驚詫的目光中,李寶打著火把帶兵登船。

由於船隻數量太少,李寶隻率七百多兵,而且僅帶少量乾糧,就這樣劃著小船去追童貫?

而且,甲胄和外衣全脫了,大冬天隻穿一件單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