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0【辛興宗要海外建國?】(1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7068 字 5個月前




:[]

當李寶問及泉州寺廟時,一向崇尚佛道的陳元老,瞬間就失去了宗教信仰,甚至還給李寶提出許多建議。

“延福寺屬於十方叢林,近幾十年來迅速壯大,”陳元老說道:“其信眾極多,敵視者也多。那些走海路的舶主,最關注的是信風,認為信風乃神靈所出。通遠王就是泉州海神,為諸多舶主共祀之神,但通遠王廟卻被延福寺所並。”

李寶笑道:“那些舶主不高興?”

陳元老點頭道:“一些信佛的舶主,支持延福寺吞並通遠王廟。但更多舶主卻憤怒不已,而且每次出了海難,就認為是僧人褻瀆通遠王所致。延福寺的住持,還多次表示要以佛戒祭祀通遠王,那些舶主就更加怨聲載道。但他們又不敢得罪延福寺,因為許多舶主需要依靠延福寺供貨。”

李寶點頭:“吃飯的行當不能丟。”

陳元老說:“隔壁的莆田有林氏巫女,傳其死後顯靈,常在海難中救人性命。一些舶主不滿延福寺,就頻繁陰祀林氏女,漸漸形成私祭之風,而通遠王則屬於官祭。“

這種爭奪香火的事情,李寶半點興趣也無。

陳元老又說:“護安功德院最好彆動,這座寺院的僧眾個個習武,其俗家弟子遍布泉南。並非擔憂將軍的天兵,打不過護安院的僧兵,而是沒有那個必要。此寺占地不過四百畝,寺田也隻有幾千畝,主要是靠香火錢來維持。”

護安功德院,又稱東禪招提寺,其實就是傳說中的南少林!

在後世的各種野史當中,這座寺廟可謂“忠義兩全”、“武德充沛”。

朱溫篡唐的時候,由於閩王依附朱溫,南少林公然起兵反對,結果被閩王把南少林給毀了。

南宋末年,蒲氏背叛大宋,南少林又是千僧舉義,結果被蒙古兵給屠僧毀寺。

最後一次是在清朝,南少林參與反清複明而被毀。

當然,這些野史得帶著腦子去閱讀。

第一次焚毀南少林的閩王,乃是貧苦出身的起義軍將領。史書評價皆溢美之詞,選賢任能、輕徭薄賦什麼的,被譽為“開閩聖王”,他對寺廟的態度恐怕不怎麼恭敬。

第二次蒙古人毀寺的記載,可以當成清代武俠看,金鐘罩、鐵布衫都給整出來了。(南少林抗元並非全是假的,許多人物和事件符合史實,應該是根據民間傳說進行藝術加工。)

不過從南少林的“護安”寺名,以及宋代文人的詩歌筆記來看,這座寺廟估計真養著很多武僧,而且對外招收俗家弟子進行武術培訓。

而且寺內供奉的神佛也很有意思,分彆是達摩祖師、十三棍僧、十八羅漢和九天玄女……突出一個兼容並包。

福建多山,也多山賊。

海貿興盛,亦多海寇。

練武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已經有鏢師的雛形,這些“鏢師”很多就出自南少林。

陳元老說:“上次童貫派兵來征糧,泉州僧兵將其擊退,護安功德院(南少林)的武僧就出了大力氣!”

“明白。”李寶點頭說。

南少林的規模不大,田產也隻有幾千畝,平均下來每個僧人僅幾畝地。

油水不多,還是硬茬,真沒必要動手。

當然,李寶會如實上報給朝廷,朱銘肯定要進行處理。

和尚練武耍耍棍棒可以,兵甲全得交出來!

那個什麼延福寺,李寶卻是要查抄,因為那裡的糧食足夠多啊。

先滅了辛興宗再說。

李寶不願在泉州等著,他主動北上前往清溪(安溪)。

……

此時辛興宗剛到青陽鐵場,由於翻山越嶺不便,難以攜帶大量輜重,他把一些糧食和財貨都放棄了。

抵達青陽鐵場,立即搜羅船隻,順手把這裡給搶了一遭。

數千勝捷軍,早已怨聲載道,因為他們看不到未來!

辛興宗對麾下將士說:“現在有船了,可以坐船去泉州。到了泉州又有海船,可直往廣州而去。廣州富庶,女子財貨無數,允你們在廣州大掠三日!”

大掠三日的承諾,已經無法提振士氣,很多人都想回北方老家。

而且大明軍隊席卷東南,廣州遲早也被攻占,到時候他們還能往哪裡逃?

辛興宗見士氣依舊低靡,又說道:“去了廣州,就以兩廣之地附鐘相,諸位都能在大楚國封妻蔭子!”

腦子稍微聰明些的,就知道這話純屬扯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