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8【這世界應該講道理】(1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7612 字 4個月前




:[]

二十六天前。

漳河將凍未凍,河麵既不能踏冰騎馬,又因浮冰導致難以行船。

快馬掠過腳踝深的積雪,騎卒在遞鋪門口大喊:“太子大捷,二百裡加急!”

遞鋪官員立即帶人來交接,一邊派遣騎卒繼續往南傳信,一邊讓人高舉露布騎馬進縣城。

不多時,肥鄉縣城內,就有官差和遞鋪兵來回跑動。

他們沿街宣布前線捷報,繼而把露布當告示貼出。

一家文具店的店主叫賈宗孚,他攏著袖子正在店內向火,隱約聽到“大捷”等關鍵詞,忙不迭的往街上跑去打探情況。

片刻之後,賈宗孚攜帶妻兒,乘坐驢車出城,至郊外一鄉下宅邸。

他狂奔進內院,跪在雪地裡哭泣嘶喊:“父親,王師大捷,我賈氏可以歸鄉了!”

賈氏,真定第一望族。

其先祖為唐代魏國公賈耽,世居南皮,唐末舉族遷往真定,漸漸淪為普通家族。

有一子孫賈緯,在五代時被舉薦,漸漸平步青雲,甚至參與修撰《舊唐書》。

又有一子孫賈琰,是趙光義的潛邸大臣,一路做到了三司副使。

真定賈氏,再度興旺起來。

其聯姻家族,遍布四川、江西、河北、河南、山東、山西、荊湖、江浙,聯姻對象兼具文官、武將和宗室。

賈蕃是範仲淹的二女婿,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攛掇慫恿治下百姓越級上訪。

範仲淹之子範純仁、樞密使文彥博、大學士韓維、禦史中丞楊繪、監察禦史劉摯,給此次越級上訪事件打配合,眾人聯手阻撓新法實施。

真定賈氏從此卷入新舊黨爭,並成為新黨重點打擊對象,賈家從此逐漸走向沒落。

賈氏家族的最後兩個高官,一個看不慣蔡京濫鑄夾錫錢,憤而辭官養老去了,在七年前病死。一個做江淮發運副使,積極支持花石綱,破壞東南轉般法,由此獲得宋徽宗賞識,病死於刑部侍郎的任上。

金人在真定府扶立傀儡皇帝之初,真定賈氏就紛紛南逃,不願出仕偽朝,也不願給金人當狗。

在國家民族大義這方麵,真定賈氏還是拎得清的——也有少數族人沒走,但家族勢力所剩無幾。那些留下來的賈氏族人,隻能依附黃潛善,被劉豫給一並收拾了。

真定賈氏跑去投奔開封賈氏,結果兩支賈氏合並之後,族人過千被朝廷盯上,成為第三撥被分拆遷徙的家族。

這些被拆分的家族,在新地方獲取戶籍之後,三十年內都不準隨意遷戶口。

遷徙到肥鄉縣的賈氏,攏共也就三十多人。

有些在縣城買了店鋪做生意,有些花錢在鄉下買田耕種(開荒可以不花錢,官府還會提供種子,但獲得無主良田卻要交錢)。

得知王師收複真定府,遷居肥鄉縣的賈家人,一起跑去縣衙請求回鄉。

因為在真定府那邊,賈氏曾經擁有數萬畝良田!

跟真定賈氏相比,威風凜凜的稿城董氏,隻不過是鄉下小土豪而已。

“你們要回鄉?”肥鄉縣令汪大臨皺起眉頭。

遷居肥鄉的賈氏族人,以賈易簡為首領,他作揖道:“故土難舍,老朽年近古稀,隻求落葉歸根葬於祖墳之側。”

汪大臨說:“此孝道大義也,不如老先生百年之際,再由子孫護送靈柩回鄉安葬?”

這話差點把賈易簡的肺給氣炸,他是想活著回鄉拿回家產,而不是躺在棺材裡回鄉入土!

“請縣令做主!”賈易簡再度作揖。

汪大臨為難道:“分拆遷徙大族,乃朝中相公們的決議,俺一個縣令哪裡能更改?爾等在肥鄉已經落籍,三十年內子孫不得再遷徙。想要回鄉,須得戶部尚書同意,不如老先生給戶部寫信?”

賈易簡終於怒不可遏,用拐杖指著汪大臨:“真定賈氏,世代顯宦,姻親遍布九州,子孫賢才無數。你一個小小的縣令,竟也敢欺辱到賈氏頭上,就不怕今後會遭報應嗎?”

汪大臨也怒了,猛拍桌案說:“你賈氏在故宋世代顯宦,俺卻是大明新朝的縣令,少拿前朝的富貴來呈威。再敢咆哮公堂,便將其叉出去!”

雙方不歡而散。

汪大臨也出身南方望族,他本來是同情賈氏的。

但拆分遷徙大族是中央政令,他怎麼可能為了幫賈氏回鄉,跑去上疏朝廷請求戶部朝令夕改?

接下來的一年時間,分拆到各地的賈氏族人,開始互相通信串聯,並派人到開封哀求故舊幫忙。

但屁用也沒有,這事兒得戶部尚書錢琛簽字蓋章!

……

類似的家族還不少,賈氏屬於勢力最強大的一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