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2【聚寶盆】(1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1765 字 2023-04-25




(PS:發現故事時間有誤,前麵采茶時的雨水,已經改成春分。白老太君的生日,也提前了一個月。)

讓仆人攙扶著,老白員外拄拐杖站起,親自把父子倆送出院落。

離開白家,行走一陣。

朱銘豎起大拇指說:“行啊,朱院長,火候拿捏得恰到好處。都沒有故意擺架子,往那一坐就像個領導,從小到大,我第一次見你這種形象。”

“啥叫像個領導?我本來就是領導,說得跟我裝出來的一樣,”朱國祥開始教導兒子,“拿什麽架子,得看什麽場合。在自己家裏端著太累,在學生麵前端著太過,在同事麵前端著太裝,在領導麵前端著是找死。剛才那種狀態,是專門做給特定人群看的。”

“嗯……”

朱銘仔細思考,由衷說道:“在這個方麵,我得多向您老學習。”

朱國祥告誡道:“千萬不要學,你的經曆不夠,學起來會顯得刻意,畫虎不成反類犬,最後搞得自己像小醜。你隻要穩重一些就好,別時不時整得跟神經病一樣。”

“我那叫真性情,跟人民群眾打成一片。”朱銘自有說法。

朱國祥一語拆穿:“你是從小缺乏管教,養出一身的壞毛病,好說歹說都改不過來!”

朱銘撇撇嘴,心裏很明白,但不願承認。

白家大宅內。

老白員外已經回到書房,很快招來管家:“你去物色物色,村裏有哪些適婚女子,給這朱家父子牽線說媒。”

這管家屬於絕對心腹,當即問道:“老爺,賣給他們許多山地,便已是格外開恩了。如今又幫忙說媒,是不是太給他們臉麵?”

“你曉得甚麽?”

老白員外嗬斥一聲,還是做出解釋:“這父子二人,都不是省油的燈。得給他們安排家眷,有了家眷,才有牽掛。有了牽掛,才好拿捏!”

管家瞬間理解,對老白員外佩服之至。

他對村裏的情況了若指掌,琢磨道:“尋常村姑,他們怕是看不上。米鋪孫掌櫃家的三姐兒挺合適,孫三姐識得幾個字,今年十五了還沒嫁人。”

老白員外點頭說:“孫掌櫃不錯,做過俺家的奴仆,肯定是能信得過的。”

在北宋末年,奴婢製度處於一個轉型臨界點。

它不像宋代初期和中期那樣,把奴婢完全視為主人的私有財產。也還沒像南宋那樣,徹底轉為奴婢雇傭製,甚至規定雇傭合同最多簽十年。

單說徽宗朝,官奴數量已經極為稀少。

而完全失去自由的私奴,隻在某些權貴的家中存在。

老白員外這種鄉下土財主,基本是雇傭奴婢乾活,所有奴婢都屬於良籍。但是,許多奴婢又有客戶身份,依附於白家這個主戶過日子。

白市頭米鋪的孫掌櫃,便是雇傭奴婢出身。由於其聰明伶俐,免費入讀白家私塾,被定點培養為店鋪夥計,漸漸的就升級為米鋪掌櫃。如今已擺脫客戶身份,在官府改為了主戶,子孫甚至可以科舉做官,因為祖上三代皆為良籍。

不得不承認,從北宋後期到南宋,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奴婢地位最高的時期。沒有之一。

管家繼續物色人選,說道:“白五爺家的幺女,今年十四歲,也還未婚配。”

所謂白五爺,是老白員外的堂弟,分家出去幾十年了,在村裏也算小有資產(介於小地主和富農之間)。

老白員外說:“不論十四還是十五,配給那小朱秀才挺合適。還有沒有,年齡稍大些的?年齡不大也可,但輩分得更高,免得父子倆娶了同輩女子。”

“老爺忘了沈二娘?”管家笑著說,“沈娘子秀外慧中,又讀過許多書。正巧村裏有風言風語,不如說給那朱先生做續弦。”

老白員外覺得此事可行:“便選這三個,等春耕過後,就請媒婆去登門。若是朱家父子不滿意,再物色鄰村的女子也行,務必不能讓他們打光棍,有了家眷才能安生過日子。”

“俺記下了。”管家說道。

老白員外又說:“那位朱先生,說自己能讓稻子增產。俺已答應給塊水田,讓他來指導耕種,你家大郎可以負責此事。”

“是!”

管家躬身告退,把長子陸安喊來。

……

陸安今年已四十多歲,得知是老白員外差遣,不敢有半點怠慢,領了任務就往沈娘子家跑。

朱銘不在家,進山割草去了。

那匹瘦馬食量日增,附近能啃的雜草,早被這畜生啃完,必須到山裏割回來喂。

若要長得健壯,隻喂青草也不行,還得夾雜著乾草料,豆子和食鹽更是不能少。

想養好一匹軍馬,每天所消耗的食物,足夠養活兩三個村民!

“朱相公!”

陸安站在院門外喊。

正給白祺輔導功課的朱國祥,起身去把院門打開:“何事?”

陸安屈身行禮:“俺是老員外派來的,名叫陸安,也喚作陸大。朱相公要種稻子,有什麽差遣儘管吩咐。”

朱國祥安排道:“去揀半斤穀種來,我過目之後便曬種。”

“這便要曬種?”陸安表示不理解,提醒說,“早稻雨水前就播了,晚稻又還不到時候,這時撒種該哪時插秧?”

傳統水稻種植,雨水前就要撒種。

如果是油菜水稻輪作,撒種時間就要推遲一到三個月。

朱國祥簡單解釋:“我的育秧法子,育秧時間更長,你照做便是了。”

陸安隻得跑回去,給老白員外通報消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