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9【有本事的陸提學】(求訂閱)(1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1624 字 2023-04-25




胥吏全都麵有難色,特別是那些灰衣吏,他們可不是空手而來,一個個手裏拿著東西呢。

上午已經爬了一次山,美酒、食物、筆墨……諸多物品,跟隨提學使搬上搬下。好不容易能到上白村歇歇,這他媽剛下船又要走,還是去更加陡峭的黑風寨。

真的,再這麽折騰幾日,灰衣吏有可能合起夥來,把提學使給活生生掐死!

向知縣朝著白宗望眨眼,希望對方能夠勸勸。這本該他來勸,但向知縣又慫了,生怕惹得提學使不愉快。

白宗望還沒摸清陸提學的路數,他可不願冒險,隻當啥都沒看見。

就在此時,朱銘說道:“提學容稟,那黑風寨路途頗遠,此去恐要入夜方能到達。且官兵剿匪之時,攀援峭壁夜襲,將那賊巢燒得精光,如今隻有一片廢墟而已。實在有礙觀瞻,入不得陸提學法眼。”

“天黑才能到?”陸提學問道。

“正是,”向知縣連忙說,“那賊寨遠得很,且山路難行,所以能盤踞數十年。”

陸提學仔細想了想,終於鬆口:“罷了,今日便不去。”

眾人如蒙大赦,負責開道的灰衣吏,飛快敲鑼往前走,生怕走得慢了又要變卦。

陸提學雖是個文人,體力卻極好,上午一番折騰,此時還精力旺盛。他也不坐白家準備的滑竿,拄著一根手杖闊步而行,估計是長期旅遊鍛煉出來的。

行進在田埂間,陸提學又關心起農事來,指著田裏的稻子說:“此稻種得極好,向知縣你勸農有方。”

向知縣猛然間得到誇獎,渾身骨頭都輕了幾兩,受寵若驚道:“農為百業之本,下官沒甚本領,也隻能儘心勸農,為官家儘一份微薄之力。”

白大郎突然冒出來一句:“朱相公種的稻子才叫好呢!”

陸提學不屑笑道:“偏僻鄉野,哪來的相公?”

白宗望連忙說:“犬子目光短淺,遇到有德之人便稱相公。隻是尊其德行而已,並未有僭越之意。”

“哦,這朱相公有何德行?”陸提學隨口問道。

白宗望說:“提學請那邊走。”

眾人來到試驗田邊,此處秧苗明顯更加健壯。

陸提學讚道:“好田,好稻。隻是為何田中無水?如今該是灌水追肥之時。”

這位提學使,竟然真懂怎麽種田!

朱國祥拱手說:“此田分蘖過旺,須得排水曬田,不讓秧苗繼續分蘖。”

“你又是何人?”陸提學問。

向知縣介紹說:“這位正是朱相公,八行士子朱銘之父。”

陸提學這才正眼相看,問道:“排水曬田,不怕水稻枯死嗎?”

“當謹慎而行,幾時排水,幾時複灌,須看葉色與莖數。”朱國祥解釋說。

陸提學來了興趣:“且細細講來。”

朱國祥當即脫鞋下田,挽起袖子撥開稻葉,彎腰指著秧苗底部說:“提學請看……”

陸提學真就走近了,彎腰去瞧稻莖。

朱國祥開始講述科學種稻,陸提學認認真真仔細聆聽。一個講得起勁,一個聽得高興,完全把旁人忘在那裏。

足足講了十多分鍾,疲憊不堪的胥吏們,站在田埂上無聊到打哈欠。

隨行共有二十位本縣士子,隻有寥寥幾人在聽,餘者皆四處張望,隻求早點找個地方休息。

而那兩位,卻越說越起勁。

講完水稻種植,朱國祥繼續科普農業知識:“吾知江南一帶,地狹人多,耕種當儘地力,多有套種之舉。然套種不得其法,傷土而不能多收。吾研究多年,得出套種十三法。”

“何謂套種十三法?”陸提學興致盎然。

朱國祥說:“第一法,高矮套種。一樣高的莊稼,很難套種,光照不足便長不好。高矮不同的莊稼套種,才能通風透光……”

“第二法,深淺套種。有的莊稼根子深,有的莊稼根子淺,紮根土裏,各取所需,還能互相促進……”

“第三法,圓尖套種。有的莊稼是圓葉子,有的莊稼是尖葉子……”

一共說出十三項套種法則,聽得陸提學拍手讚歎:“真農家奇才也,該當相公之稱!”

“提學謬讚了。”朱國祥拱手微笑。

陸提學轉身問縣學校長:“錢教授,你可知吾傳自哪方文脈?”

錢教授連忙說:“還請提學賜教。”

陸提學掃視那二十個隨行士子:“吾幼年拜學於清溪先生門下,清溪先生又學自石泉先生,石泉先生又學自大方先生……一竹先生又學自安定先生!”

這位老兄,一口氣說了十二個先生,朱銘都聽得快迷糊了。

直至說出“安定先生”四字,朱銘總算是搞明白,陸提學在給自己臉上貼金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