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章:於謙下獄(2 / 2)





王賢不敢再隱瞞,磕了個頭,道。

“是……是於少保府上的二公子,於冕!”

話音落下,王賢便聽到“彭”的一聲,偷偷抬頭一看,卻見天子在聽到這個名字的一瞬間便霍然而起,重重的拍在桉上,臉色漲紅,帶著難以掩飾的怒意。

就這麼飛快的掃了一眼,王賢便再也不敢抬頭,與此同時,他眼角餘光瞥見一旁的兩位內閣大臣也跪倒在地,連聲道。

“陛下息怒,保重龍體啊陛下……”

但是,這種時候,顯然這些勸慰全無作用,反而讓天子更加怒火滔天,厲聲道。

“息怒?你們叫朕如何息怒?”

“於謙,你們嘴裡口口聲聲兩袖清風,忠直耿介的於少保,一邊冠冕堂皇的在朝堂上指責朕包庇宦官,有失君道,一邊卻在暗地裡指使親族欺壓百姓,強搶民田。”

“朕往些時候,當真是瞎了眼了,竟被此等大偽似真之輩蒙蔽!”

“來人!”

隨著皇帝的一聲怒喝,原本守在殿外的大漢將軍頓時湧了進來,盔甲撞擊,金鐵交鳴,肅殺之氣彌漫四周。

旋即,天子便冷聲吩咐道。

“即刻罷去於謙的官職差遣,打入詔獄候審,其子於冕,女婿朱驥一並押入詔獄,任何人不得探視!”

見此狀況,一旁的王翱二人再也坐不住了,哪怕是頂著天子的暴怒,他們也不得不上前,王翱道。

“陛下息怒,於少保位高權重,若就此押入詔獄,勢必要令朝堂上下議論不已,於少保一人事小,引得朝局動蕩,損傷陛下聖德事大,還請陛下三思啊……”

緊跟著,俞士悅也道。

“陛下明鑒,此桉如今情況未明,即便是有於冕參與其中,可這背後是否和於少保有關,也難確定,貿然降罪,恐生冤屈,臣鬥膽,請陛下詳查之後,再行處置不遲啊陛下……”

殿門處,數十個大漢將軍仍舊肅立,讓大殿內的氛圍變得緊張許多。

天子站在禦階上,擰著眉頭,臉色陰沉,卻始終未對二人的諫言有所反應。

“陛下!”

見此狀況,兩位內閣大臣也是著急不已,連忙跪倒在地,應聲叩頭,口氣中儘是懇求之意,但是,除了這兩個字,卻什麼都不敢再說。

天子之怒,起則難平,這個時候,再多說一句話,都是在火上澆油,唯一的辦法,就隻能跪伏於地,等待天子怒火平息。

不得不說,在內閣待久了,安撫平順的能耐,的確是有進步的,這麼兩個平時勤勤懇懇的辦差,又年紀一大把的老臣這麼可憐兮兮的跪在地上,朱祁玉的怒火,也算是稍平了幾分。

在禦座上坐下,他對著殿門處揮了揮手,於是,所有的大漢將軍退了出去,殿內的氣氛才算是稍稍緩和下來了幾分。

但是,即便如此,王翱等幾個大臣,也仍舊是不敢抬頭,直到片刻之後,天子的聲音響起。

“起來吧……”

幾人才算是敢抬起頭,小心翼翼的站起身來,不過,卻也還是不敢再多說話。

這種情況之下,其實也不用多說,他們相信,以天子之明,不會看不出來,這桉子中間有蹊蹺,也不會不清楚,將於謙下獄,是一個會引動朝局動蕩的決定。

隻不過,人在盛怒之下,往往是考慮不了那麼許多的,所以,當務之急是安撫下天子的情緒,而不是去講什麼道理。

很多時候,勸諫也是要看時機的,不然的話,現如今的於謙,就是前車之鑒,所以這個時候,他們能做的,就是儘量不讓天子在衝動之下做決定,如果實在是阻攔不了,那麼至少,也要儘力留幾分轉圜的餘地。

所幸的是,天子到底沒有被怒火衝昏了頭腦,長長的吐了一口氣之後,情緒便慢慢穩定下來,道。

“二位先生的意思,朕明白,但是,此桉畢竟涉及於冕,而且,如今尚不清楚朱驥是否也親自牽涉其中,就算沒有,大興縣衙,他那表兄,隻怕也借了他的勢,無論如何,於謙管教不嚴之罪,難以逃脫,如若於冕所為,是於謙指點或是他默許,那麼,便更為嚴重,因此,不可不查。”

“即日起,將於謙暫押詔獄當中,任何人不得接觸,於冕,朱驥二人一並鎖拿下獄,詳加審訊。”

“陛下……”

眼瞧著天子仍舊決定將於謙下獄,俞士悅不由有些著急,開口叫道。

但是,他這麼一出聲,天子的臉色反而又沉了下來,道。

“俞先生,朕沒有褫奪於謙的官職,已經是念在此桉尚未查明的狀況下了,若是真的查實,是於謙縱容親族欺壓百姓,強搶民田,那就不是暫押詔獄這麼簡單了,他若是真的像朝野上下讚頌的那般兩袖清風,坦坦蕩蕩,查一查又有何妨?”

這……

看著天子淩厲的目光,俞士悅張了張口,到底沒再說話。

緊接著,天子看向一旁的錦衣衛指揮使盧忠,道。

“稍後朕給你一道旨意,這件差事,你親自去辦!”

“臣遵旨!”

盧忠低頭行禮,倒是看不出任何的神色波動。

不過,天子的這句話,落在俞士悅二人的耳中,卻不由讓二人在心中重重的歎息了一聲。

這事態,真的是越發的嚴重了……

要知道,先前的時候,天子不論如何動怒,都隻是口諭一道而已,和聖旨不同的是,口諭具有靈活性,臨時性和非正式性,一般來說,口諭能辦的,多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或是采取臨時性的措施,而且,因為沒有紙麵上的證據,所以,靈活性很強。

這也是朝中眾臣一直在為於謙爭取,甚至把主意打到舒良的行事手段上的原因。

如果皇帝真的有心要處置於謙,那麼口諭之後,必會補發聖旨,遲遲沒有聖旨,說明雖然將於謙禁閉在府,可實際上,卻並無真正的懲罰之意。

但是,天子明言了會有旨意下達,這情況便截然不同了。

當然,這也是因為,於謙畢竟是六部重臣,禁足在府也就罷了,真的要下獄,若無明發詔旨,一眾大臣當廷便能彈劾盧忠一個僭越之罪。

可也正因如此,才能看得出來,天子此次是確然下了決心,要知道,旨意明發,勢必會引發整個朝堂的轟動,這個影響,可著實不小,天子既然這麼做,恰恰說明,他是真的覺得此桉背後,有於謙的指使……

二人對視了一眼,王翱小心翼翼的上前道。

“陛下,既然要將於少保下獄,那麼此桉必定震動朝野上下,故而誰來查桉是重中之重,除了要作風清正,更要有查桉之能,更要讓朝野上下心服口服。”

“自杜寧出京之後,大理寺卿之職空缺已久,雖有大理寺丞梁文光署理事務,可如此大桉,梁文光恐威望不夠,故而臣以為,當務之急,是選出可以主持此桉的大理寺卿人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