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皇莊的奧妙(2 / 2)





王誠這麼一解釋,諸王也就紛紛明白了其中的關節,不約而同的輕輕點了點頭,決定自己回去之後,也試試這麼做。

「不過……」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王誠卻又開口道。

「如果想要達到產量提升的目的,還需防備底下的佃戶們偷奸耍滑,否則,白白出了錢糧,卻反倒會使得莊子荒廢……」

這句話成功的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雖然明知道王誠有賣關子的嫌疑,但是,這些藩王還是忍不住問道。

「這是為何?」

「王爺明鑑,皇莊裡頭的佃戶,有些是原本就在莊子裡乾活的,這些佃戶乾的年頭久些,總能攢下一些銀錢,替自家購置幾畝薄田,最初皇莊提供種糧,耕牛之後,往往會被當做私用,先耕自家田地,再耕皇莊的田地。」

「因著原本皇莊的田地分散,所以核查起來很難,奴婢們過去的時候,他們就將牛牽到皇田裡頭,待奴婢們離開了,就繼續耕自家的田,那些上好的糧種,也都被栽到了自家田地當中,至於那些犁器之物,更是直接據為己有,然後謊報說是丟了或者壞了。」

「到最後收成不好,這些佃戶就埋怨年景不好,或者搶不到水源,總之各種理由,反倒會讓租子收不上來。」

話音落下,底下原本有這個盤算的藩王,頓時皺起了眉頭。

這的確是個大問題,像是犁器這些,無非是再買就行了,但是種糧和耕牛卻不行,不是說不能再買,而是它們具有不可替代性。

種糧種下去,就不能再換了,所以,如果最初用的就是劣質的糧種,那麼收成必然會差。

而耕牛和人一樣,也是有體力,需要休息的,先耕了佃戶自家的私田,還能有幾分力氣再來耕莊子裡的田,就說不準了。

「那皇莊最後是怎麼解決的?」

思索了片刻,幾個藩王皆是沒有思路,索性便直接開口發問。

王誠自然也是知無不答,道。

「奴婢等最初也為此十分煩擾,但是稟告陛下之後,陛下吩咐奴婢等在皇莊周圍建起了矮牆,牆內所有的田地,若是百姓所有,便予以置換或是購買,如此一來,皇莊裡頭所有的田地連成一片,佃戶們想要弄虛作假,就困難了許多。」

「除此之外,種糧,耕牛,犁器等物,俱保存在皇莊裡頭,隨用隨取,用完即還,因著這牆內隻有皇田,而這一應的器物都不許帶出皇莊,再加上舒良公公從東廠調了不少人手,值守在皇莊周圍,防止有人翻牆竊物,慢慢的也便絕了私用之禍。」

「再有就是,發現有欺瞞作假之人,便收回皇田,不予租佃,同時,新招的佃戶,皆是並無田產的流民,也從根子上絕了這種現象,而且,用這些流民乾活,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十分賣力。」

「皇莊的產量之所以能夠提高這麼多,和這些流民安家之後,日日竭力乾活,也是分不開的。」

得,明白了,一眾藩王麵麵相覷。

敢情是在這等著他們呢!

說白了,這皇莊的經營方式,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想要提升產量,就要給佃戶們提供足夠的種糧,耕牛跟犁器等物,但是如此一來,又會被私用。

所以,為了防止私用,隻能將田莊進行大規模的整合,嚴加看守,當然,這個辦法並不是治本的辦法,隻能一定程度上的降低影響。

因為皇莊的佃戶畢竟不用受苛捐雜稅,所以有所積攢,便會自行購買土地,但是為了皇莊的庇護,他們又不願意完全脫離出去。

就算是把耕牛,犁器等物限製在皇莊內,不讓他們帶出去,這些佃戶自己,還是會想辦法先耕自己家的田地,最多就是不用皇莊的這些耕牛而已。

甚至於,他們還有可能偷奸耍滑,在皇莊時故意磨蹭休息,膽大些的,說不定偷皇莊的牛出去都有可能。

因此,治本的法子就是,直接用沒有田地的流民。

他們沒有自己的田地,自然也就不存在這些問題。

一念至此,一眾藩王終於恍然大悟,為什麼皇莊的租子,是逐年遞減的了。

因為隨著流民被固定下來,他們慢慢的也會有自己的積蓄,所以,持續高額的田租,就會讓他們漸漸變成前一種狀況,想辦法去購置,耕種自己的田地。

但是,皇莊的租子逐年遞減,一方麵減輕了他們的壓力,另一方麵,又給了他們一個念想。

換句話說,他們隻要好好乾,每年交的租會變少,而少到一定程度,雖然不在遞減,但是和民田的稅賦相同,也就相當於這田是歸他們自己了。

這種經營方式下,再加上一旦出現偷竊,挪用等錯誤,就會被開革出去的威脅,越是乾的久的,反而越會儘心儘力,小心謹慎,畢竟,誰也不想馬上就要到手的田地,因為一點蠅頭小利,讓前麵那麼多年的辛苦白白浪費。

而且,因為租佃的田地,是隨著佃戶的死亡而終止的,普通的佃戶,能夠活個五六十歲,都已經算是高壽了。

按照他們二十歲左右開始租種來算的話,按照歲減半鬥的租子來算,想要降到民田的稅賦標準,大約需要十五到二十年左右,如果說,這還不算中間如果出現乾旱,蝗災等情況歉收,蠲免田租而不計年限的情況,如果加上的話,這個數字至少要再延後五六年。

所以實際上,看似這些佃戶最終能夠得到『屬於』自己的田地,可那個時候,他們至少已經四五十歲了,到了最後,真正能夠按民田稅賦租種繳納的時間,其實也就是長則十年,短則五六年而已。

如果說,這帳冊上的產量提升並不是假帳的話,那麼,前期的這至少十年重租增加的產量,完全是可以彌補後期降低的田租的。

而等到這些佃戶乾上幾十年之後,他們自己也會積攢下一定的家底兒,可以給後輩子孫在皇莊外頭購置田地,也就不必在依附於皇莊,等到他們撒手人寰,皇莊便將土地收回,然後重新租給新的流民。

照這麼看來的話,這的確是一個好法子,既可以不損失皇莊的田租,又可以吸納大量的流民,保持地方的安定,可謂一舉兩得。

而且……

還是那句話,有些事情,說穿了其實並不複雜,隻是之前的人並沒有想到,還能有這種方法而已。

理解了皇莊的經營方式和獲利的方法之後,底下的藩王立刻就開始考慮,如果說天子真的要讓他們彷效皇莊的話,那麼,他們完全可以在此基礎上稍作修改,然後達到更大的利益……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