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孛都的目的(2 / 2)





不得不說,這次孛都前來,果然是帶著誠意來的,所謂內附,可不是單單向內遷移這麽簡單,接受大明的冊封,意味著徹底成為大明的臣屬部落,這和此前的臣服不同,一旦內附,除了會得到大明的物資幫助之外,還要接受大明的禮儀,製度,乃至是文字,習慣。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此前瓦剌派使者前來,一直都是按照蒙古禮節,撫胸為禮,但是,像是上次關西七衛的阿速進京,則是依照大明禮節行跪拜禮。

這種區別看似隻是小事,但是,文化上的潛移默化,有些時候,遠遠要比戰爭有用的多。

單著一條,便可看出,孛都如今怕是真的被逼到沒有辦法了……

不過,聽了他的這兩個要求,在場的幾個大臣,卻不約而同的皺起了眉頭。

看了一眼王翱,見對方仍在猶豫,於謙已經忍不住了,直接了當的便開口,道。

“陛下,孛都此人,包藏禍心,恐怕不可輕信!”

隨後,於謙進一步解釋道。

“如今瓦剌的狀況,孛都顯然已經是被逼到了死角,無奈之下,才來向我大明求援,但是,從他提出的請求當中便可看出,此人並非真心歸附,而僅僅隻是想要借助大明休養生息,一旦答應他的要求,那麽假以時日,待其恢複元氣,勢必會再度成為大明的心腹大患。”

有了於謙開這個頭,一旁的俞士悅也沉吟著,開口道。

“不錯,陛下,這孛都一麵宣稱自己想要內附,但另一方麵,卻又要求大明對其重新開放互市,而且,僅能對他開放,此舉用意絕不單純。”

“他明顯是想要借此機會恢複元氣,而且,還想更進一步,依靠互市拉攏瓦剌的各個部落,進而吞並賽刊王,重現瓦剌當初的勢頭。”

應該說,這般道理,並不算是難懂,甚至,不能算是難以想到,而孛都這麽直接的提出來,某種意義上,其實也或許並沒有想掩蓋自己的目的,因為……

“陛下,臣倒是覺得,並沒有於少保所言的那麽嚴重。”

果不其然的是,俞士悅話音落下之後,王翱斟字酌句的,表達了自己的反對意見。

“孛都此人,固然是包藏禍心,剛剛俞次輔所言十分有理,但是,其內附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不論孛都到底是不是想要借此機會恢複元氣,可一旦他前來內附,那麽,的確便可在邊境之外,再成一道防線。”

“而且,草原局勢混亂,對我大明而言才是好事,孛都若是能夠大敗賽刊王,重整瓦剌,固然不是好事,可若是拒絕孛都,任由賽刊王將其消滅,對於大明來說,結果也是一樣的。”

“故而,臣覺得,倒是可以暫時將其庇護下來,畢竟,互市的主動權掌握在大明的手中,如若日後孛都尾大不掉,那麽,隻需切斷互市,便可將其反製,倒也不必過分擔心。”

無獨有偶,在王翱說完之後,張敏也表示了類似的觀點。

“陛下,孛都或許有自己的打算,但是,內附之事若成,便可引來更多的草原部族歸附,如此一來,對於大明持續掌控草原局勢,更有益處,故而,臣讚成王尚書的看法。”

於是,殿中一時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於謙和俞士悅覺得,留著孛都是養虎為患,不可輕信,但是,王翱和張敏卻覺得,不論孛都在想什麽,至少他提出的條件,目前來看是對大明有利的,所以可以答應。

兩者吵了半天,而朱祁鈺就這麽聽著,並不偏向於任何的一方。以至於到了最後他們離開的時候,也沒吵出個結果來。

不過,這也算是正常,這種大事,肯定不是一兩天能夠決定的,所以,儘管到最後有些遺憾,但是,幾個老大人還是各自回去了。

待他們離開之後,朱祁鈺看著麵前的奏書,卻不由陷入了沉思當中,雖然說,剛剛於謙他們吵得不可開交,但是實際上,在朱祁鈺看來,這件事情卻不難解決,對方求上門來,那麽,主動權自然在大明手中,想要拿捏孛都並不困難。

但是,他總有一種感覺,孛都此來的目的,恐怕未必就是看起來這麽單純,畢竟,對方的手裏,可還捏著一張牌,始終到現在都還沒有任何的動靜呢……

沉吟片刻,他輕輕敲了敲麵前的桌案,隨後,便讓人去將舒良召了過來,吩咐了他幾句之後,舒良方領旨退去。

於是,沒過多久,京城當中便起了不少流言,都是關於瓦剌使團的,其中的說法有真有假,但是,卻很快在朝野上下引起了熱議,所有人關注的核心,自然也就是孛都呈上的這份奏書。

雖然說,朝廷並沒有正式公布其中的內容,但是,裏頭到底說了什麽,卻很快傳的有鼻子有眼的,甚至於,連朝廷高層,對於這些要求的分歧,乃至是皇帝陛下的猶豫,也紛紛都傳了出來。

一時之間,朝堂上下對此也分成了兩大陣營,一個認為不可輕信孛都,覺得草原之事,大明沒有必要過分乾預,讓他們自己處理便是,主張趕快將瓦剌使團打發走,另一個則覺得,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朝廷應該趁此機會,將草原局勢攪的更亂,支持孛都和賽刊王相爭,好維持草原上的鼎立之勢。

消息傳的很快,也很廣。

所以,理所當然的,沒過多久,就傳入了各方的耳目當中……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