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四章:迷霧重重(2 / 2)





方杲等人不走,那他就始終沒有辦法徹底控製兵部,換了任何一個人來,做法隻怕都和王翱差不多。

畢竟,王翱還算是厚道的,雖然把方杲調出了兵部,但還算是給他謀了個升遷……

與此同時,看到王翱出麵,朱祁鈺的眸間也閃過一絲異色,不過,他並沒有多說什麽,隻是微微轉頭,對著旁邊的王文問道。

“吏部覺得如何?”

王文沉吟了一下,開口道。

“陛下,方杲在此次京察當中,考評的確是上佳,吏部原本也在打算,安排其擢升品級,隻是具體的職位尚未擬定。”

言下之意,方杲符合升遷的標準,但是,具體安排去哪,他不摻和。

不過,這種場合之下,不反對其實也就是變相的讚同了。

見此狀況,朱祁鈺考慮了一下,又張口問道。

“諸卿可有覺得不妥的?”

底下無人應答,於是,朱祁鈺便道。

“既然如此,便依此奏,升任方杲為右僉都禦史,負責處理畿南五府布價暴漲一事。”

“臣領旨。”

王文上前行禮,此事便算是敲定了下來。

不過,就在他準備退下的時候,殿中又有一人上前,道。

“陛下,臣也有本奏!”

眾人循聲望去,卻見這次站出來,也同樣是七卿之一,工部尚書,陳循!

這位老大人怎麽冒出來了?

要知道,打從去年他那個倒黴兒子的案子開始,這位陳尚書,在朝中沉寂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怎麽這個時候,又開始摻和起來呢?

但是無論如何,陳循的身份地位擺在那裏,他既然也出麵了,那保不齊,又是和吏部有關?

眾人心中一陣疑惑,怎麽今兒都跟吏部過不去了呢?

同樣是迎著眾人的目光,陳循上前,開口道。

“陛下,此前何文淵調出京師以後,吏部便一直空缺一位侍郎,如今,俞侍郎也被調入了內閣,吏部便隻剩下了王尚書一人主事,銓選事務繁重,臣以為,侍郎一職不可久空,右僉都禦史張睿,為人謙遜,屢有政績,臣舉薦張大人接任此職,還望陛下允準。”

啊這……

這個變故,殿中有不少人也摸不著頭腦,不過,不管摸不摸得著頭腦,這件事情都不是小事,吏部作為六部之首,負責的是最關鍵的官員銓選,吏部侍郎可謂是滿朝上下,含金量最高的三品官職。

甚至於,此次俞山被調入內閣,又不少人都覺得,未必是一件好事,畢竟,他在吏部裏頭,是實打實的實權侍郎,滿朝上下,誰見了他都要敬上三分,而調入內閣之後,雖然看似地位高了一些,但是畢竟是排名最末的大學士,論實權,真的未必比得過一個吏部侍郎。

說回現在,陳循的這番話說完,有反應快的大臣,立刻看向了吏部尚書王文,果不其然,這回,王老大人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

方杲也就算了,一個外放出去的僉都禦史而已,既然王翱親自提了,而且,遵循的也是朝堂上心照不宣的潛規則,那麽,賣他一個麵子也就罷了。

但是,這個張睿可就不一樣了,他盯上的是吏部侍郎!

開玩笑!

王翱他變著法的想要把方杲那幾個人調出去,不就是因為,這幾個人不是他的親信,用起來不順手嗎?

如今到了吏部,自然是一樣的道理,何文淵調走到現在,少說也有小一年了,這一年裏頭,一直隻有俞山這一個侍郎,原因還不就是,王文找不到合自己心意的人嘛……

現在陳循一上來,就要趁著俞山調走的時機,塞一個人進吏部,這簡直是叔能忍嬸也不能忍!

當下,王老大人看著陳循的目光,便有些不善。

上首的朱祁鈺見到這種場景,也皺起了眉頭,張睿……這不就是羅綺舉薦,要接任漳州知府的那個人?

怎麽陳循也冒出來,要舉薦他當吏部侍郎?

一時之間,朱祁鈺也有些想不通,不過,眼下還在上朝,也不是過多思慮的時候。

因此,隻沉吟片刻,他便依舊是微微轉頭,對著王文開口問道。

“王少師,陳尚書舉薦右僉都禦史張睿接任吏部侍郎,你覺得如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