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八章:最後一塊拚圖(2 / 2)





除此之外,還有王一寧,也是其中的典型,原本他應該病逝於景泰三年,但是,這一世他雖然同樣在景泰三年得了一場大病,卻還是挺了過來,一直好好的活到了現在,經過那麽一場病,反而是身子健壯了許多。

朱祁鈺後來想過這其中的原因,到最後,他覺得造成這種局麵,最大的原因,很有可能還是各人際遇的不同,這一世,不論是王一寧還是金濂,他們的官職,差事,乃至所做的所經曆的事,都有了很大的不同,這些不同的際遇,可能讓他們的人生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所以到了後來,他慢慢的也就把這樁事情給拋到腦後去了,直到今日廷推的時候,他無意間往底下掃了一眼,發現重臣的隊列當中,少了金濂的身影,這才意識到了什麽。

底下舒良聞言,低頭答道。

“皇爺,金尚書的病,應該有一段時日了,奴婢來前,又找了兵部的幾位大人問了一下,他們說,大概從三個月前開始,金尚書便時常感到精力不濟,隻不過,刑部一直大案頻繁,皇爺之前吩咐的幾件案子辦完之後,轉回頭又開始處理積壓的案子,部務繁重,所以,金尚書一直不許底下人外傳他的病情,而是私下找了郎中調養。”

“奴婢找到的那個郎中也說,金尚書的身體,和操勞過度,神思鬱結有關,如果再這樣下去,金尚書有很大的可能會中風,最好的辦法,就是好好休息,調養身體。”

話音落下,一旁的懷恩也返了回來,將一份公文送到了禦案上,這是剛剛從吏部調過來的,近一個月以來,京中官員告假的情況。

朱祁鈺掃了一眼,心中不由歎了口氣,果不其然,近一個月,金濂告假了五次,雖然說,每次都之隔一兩日就回到了衙門辦公,但是,這麽頻繁的告假,也可看出,他的身體狀況,恐怕的確不容樂觀。

輕輕的靠在椅背上,朱祁鈺緩緩的敲著麵前的禦案,心中的思緒不停。

京官的告假製度並不算是複雜,一般情況下來說,隻要不超過三日,那麽隻需要知會吏部一聲便可,三日以上的話,需要擬表,向吏部說明具體情況,進行備案。

金濂每次告假的時間都不長,而且,以他的身份,吏部的官員也不會不長眼的去多問什麽,所以,這麽一段時間下來,朱祁鈺也沒有察覺到金濂的變化。

不過,如此說來的話,那麽,最後這塊拚圖,便算是拚上了,在明白金濂的身體狀況之後,原本仍在困擾朱祁鈺的兩個疑問,也就徹底清楚了起來。

首先是羅綺,他本身和金濂就是舊交,之前能夠進入到使團,也是受了金濂的舉薦,可以說,如今的朝中,金濂便算是羅綺的後台。

但是,看金濂現在的身體狀況,如果再繼續操勞下去,那麽,過不了多久怕是就撐不住要倒下了,可要是他上表請求致仕或者說請長假歸家修養,那麽,刑部尚書一職,勢必要交由他人。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終歸對於羅綺來說,都是一個壞消息,所以,他自然需要另覓一個新的靠山,這種時候,陳懋找上門去,羅綺未必就不會動心。

畢竟,朝中文武雖然涇渭分明,但是,勳貴在朝中的地位實力,也不容小覷。

當然,也不能就此斷定,羅綺已經投靠了南宮,也有可能,他隻是想和勳貴交好,所以才答應要舉薦張睿,具體到底是哪種情況,還需要繼續探查,但是,這也無非就是他們之間交往的深淺罷了。

陳懋為南宮辦事,就算是他現在不跟羅綺挑明,可之後羅綺為他辦的事情多了,也總會挑明的。

其次,也是最關鍵的,就是陳循!

他之前各種看似奇怪的舉動,在得到了最後的這塊拚圖之後,就全部變得清楚起來。

到了現在,朱祁鈺不得不推翻他之前對陳循的所有猜測,這位工部尚書大人,過去清流鼎盛期的領袖,他壓根就不是在考慮要給自己找一個繼承人,甚至於,都不是找一個盟友。

他的目的自始至終,都是想要讓自己更進一步……

刑部!

六部當中,如果不考慮各部的主官作風的情況下,僅僅看職能的話,那麽吏部最前,其次是戶部和兵部,再次是刑部和禮部,最後才是工部。

但是,如今的狀況,又有不同,朱祁鈺在登基之後,進一步加強了刑部的職能,賦予了刑部原本隻有錦衣衛才有的,審訊朝廷命官的權力,與此同時,接連的大案都在刑部的手中,再加上大理寺頻繁的人員變動,使得刑部進一步侵奪了一部分原本屬於大理寺的職能。

現在的刑部,除了負責天下刑案之外,更進一步擴展到可以審訊朝廷命官,在涉及到朝廷大員的重大案件所需要的三司會審當中,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

這種職權上的膨脹,使得刑部單純從職能上來說,已經僅次於吏部,可以和戶部並肩,甚至於,說是這三部呈現鼎立之勢也不為過。

吏部掌銓選,負責官員的升降調動,關係著官員們的前途,戶部掌錢糧,負責各個衙門的錢銀核算,關係著官員們的腰包,而刑部崛起之後,職能擴張到可以插手審訊官員是否有違法舉動,這就關係到他們的名聲乃至是性命,單純從這一點上來講,要論朝中的地位,兵部都未必能夠趕上如今的刑部。

過往時候,兵部之所以耀眼,更多時候,是作為前兵部尚書的於謙這個人的出色,而並非是兵部的職能影響力夠大。

那麽這種情況之下,一旦金濂的身體出了問題,刑部尚書之位空出,自然就會引起諸多人的覬覦。

如果說陳循從一開始的目標,就是刑部尚書的話,那麽,很多事情就都能解釋的通了。

刑部尚書一職出缺,那麽增補的來源一共有幾條。

首先是從其他七卿當中調任,但是如今的七卿當中,吏部,戶部不用考慮,肯定不會放棄已有的位置,去爭一個刑部,禮部的胡濙與世無爭,都察院的陳鎰如今臥病在床,也不可能參與爭奪,剩下的王翱剛剛調任兵部沒有多久,如今才剛剛算是理順了部務,若要爭奪希望也不大。

所以,七卿當中,陳循是唯一合適的人選。

但是,這隻是第一條途徑,除了直接從七卿調任之外,更大的可能,是由其他官員升任。

如果說升任的話,那麽範圍就要大的多了,首先第一序列就是內閣大臣,加尚書銜,但是不理尚書事,由虛職轉為實職,難度最小,不過,如今的內閣當中,羅綺,蕭晅,孫原貞入閣時日尚短,沒有足夠的實力。

張敏倒是有機會,但是,他被拔擢是首輔的時間也不長,而且,不管是能力,資曆還是人脈,陳循都要比張敏強得多,就算是要爭,他也不怕。

所以,對陳循來說,對他威脅最大的,就是如今在朝中地位勢頭,都已經能夠躋身重臣之列的內閣次輔……俞士悅!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